今年暑期,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军屯镇郭家村以“微创投”形式自主策划、设计并开展了“环保+非遗”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棕编、剪纸、水拓扇、艾草锤四项非遗技艺体验,将环保服务对象拓展至辖区儿童,让传统文化与绿色理念在指尖交织,为乡村注入生态与文化的双重活力。本次系列活动由同心圆社工带领郭家村志愿者们全程参与,用“接地气”的方式号召更多居民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以“非遗技艺体验”为载体,将环保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资源循环利用”的真谛。
“竹趣童编·绿满郭家”棕编工坊中,非遗传承人谭老师现场示范“卷、折、编、缠”技法,“棕叶是天然材料,用完还能降解,比塑料花环保多啦!”孩子们在编织中明白“身边草木皆是宝”,学会发现身边的可循环资源;“剪艺童心·绿韵郭家”剪纸工坊里,结合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孩子们剪出“矿泉水瓶、苹果核、废电池”等图案,用红纸勾勒“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剪完的碎纸还能当肥料呢!”志愿者的一句话,让环保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悄悄发芽。
“水纹童拓·绿扇郭家”水拓扇工坊引导孩子们在扇面上写下环保口号,再用湿拓技艺拓印花纹。志愿者趁机启发:“家里的旧T恤、帆布包也能这样改造哦!”;“童锤艾香·青韵郭家”艾草锤工坊则聚焦天然草本利用,孩子们捶打、捆绑艾草制作驱蚊锤,“没有化学添加剂,用完还能堆肥!”志愿者一边协助制作一边讲解,让孩子们懂得“取自自然,用之自然”的绿色生活哲学。
本次系列活动是“微创投”机制与志愿力量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实践。通过微创投激发村民自主参与、自行策划,志愿者全程主导实施,活动不仅有效盘活了社区内在资源,也实现了环保理念与文化传承的自然融合。这种由内而外、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可持续性,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民间智慧与活力。
未来,郭家村将继续结合居民需求开展更多“接地气”的活动,号召更多村民加入自组织,一起发现身边的环保资源,用传统手艺守护绿色家园,让郭家村的天更蓝、地更绿、生活更有文化味儿。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