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院长您看,孩子的眼珠再也不往外跑了,真的太感谢您了!”近期,小璟(化名)一家人将一面写着“妙手仁心治危疾,医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徐进手上。2周前,小璟在深圳爱尔眼科通过手术告别了困扰已久的“斜视”问题,复查时眼位恢复良好。
眼神总往外偏,竟是斜视在“捣鬼”
11 岁的小璟原本是个阳光开朗的帅男孩,据妈妈回忆,一年前,她就发现孩子的眼神老是会不自觉往眼角“飘”。与人说话时,很少直视对方,常常让人摸不清他到底在看哪里。“一开始以为是孩子调皮捣蛋,没太当回事。”在阳光下,他总会下意识眯起一只眼睛,写作业时更是频繁眯眼歪头,妈妈这才感觉到不对劲,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间歇性外斜视,建议先观察,便一直没采取治疗措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璟的病情并未好转,反而眼神跑偏的频率越来越高。“虽然孩子还没因为眼睛被嘲笑,但不管是从外观还是视功能来看,都不能再等了。”于是,妈妈慕名带着小璟专程找到深圳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大视光科学科带头人徐进教授寻求专业诊治。
精准手术矫正眼位 重启“正视人生”
徐进院长为小璟做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右眼裸眼视力仅有0.25,在 33cm看近时,眼位向外偏斜40个棱镜度;在5m看远时,眼位向外偏斜25个棱镜度,确诊为间歇性外斜视。“看近斜视角度大于看远,属于集合不足型间歇性外斜视,由于斜视的度数比较大,三级立体视已经受损了,建议手术治疗。”徐进院长解释。
“说实话,一开始特别担心孩子这么小就要做手术。但徐进院长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了病情和手术方案,我还听朋友说徐进院长在斜视领域钻研了二十多年,做过上万例成功手术,我们就特别放心。”小璟的妈妈坦言。
8月,徐进院长为小璟成功实施右眼一条眼外肌的缩短术+一条眼外肌的后徙术。术后,小璟的眼位恢复良好,三级立体视功能恢复了,外观也得到极大改善。看着儿子清澈、端正的眼神,父母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术前VS术后
并非所有斜视都要手术 建议早诊早治
间歇性外斜视是一种在注视过程中,眼球偶尔向外偏离正常位置的视觉障碍。这种偏离并非持续存在,而是在疲劳、注意力分散或强光刺激等特定条件下才显现。徐进院长提醒,间歇性外斜视是外斜视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40% 以上,但经常因为“发作不持续”而容易被忽视。如果孩子出现视物眼神异常、频繁歪头视物、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应尽早到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切勿错过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
“不是所有的儿童斜视问题都需要手术,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戴镜矫正、肉毒素、视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医生经过全面的检查与判断之后再给出专业的建议。”徐进院长称。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