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大同云州,晨曦微露,万亩黄花随风起伏,金色花海映衬着花农的笑脸。而这抹“忘忧金”不仅扮靓了火山脚下,更成为大同乡村振兴的“致富花”。
全市种植面积稳定在26万亩,占全国主产区三成;云州区独占17.8万亩,2个万亩片区、8个专业化乡镇、18个“黄花村”星罗棋布,形成全国最大标准化示范区。2025年全产业链产值超42亿元,较2020年翻番。全市培育经营主体175家、合作社51个,省级龙头7家,年加工鲜菜40万吨,干菜1.5万吨,带动8千余户农民户均增收1.3万元。
水肥一体化、智慧监测、−40℃速冻锁鲜等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亩产由不足1000斤提升至2500斤;黄花研究院、质量检测中心、10项速冻专利为品质保驾护航。130多款“黄花+”新品惊艳市场:黄花啤酒、黄花牛奶、黄花蛋挞、黄花饺子、黄花功能饮料、黄花面膜……从田间到舌尖、从餐桌到梳妆台,小黄花玩转大消费。
“大同黄花”跻身全国名特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通过地理标志、绿色、有机、圳品多重认证,直营店进驻北上广深,出口美加日韩,年销额突破12亿元。新栽50亩以上每亩补贴500元,滴灌再补80元;38条硬核措施护航,土地流转、贷款贴息、科研奖励、电商培训一条龙,让花农种得安心、卖得省心。忘忧农场、黄花博物馆、火山黄花节、采摘研学游,年迎客超10万人次,“金色经济”与“花海颜值”同频共振,带火民宿、餐饮、康养全链条。
从“充饥小菜”到“百亿产业”,大同黄花正以金色姿态绽放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武佳洁)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