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荷花映日绽钓鲤,青春步履探振兴——学子调研荷花节,献策乡村新发展。
前言
7月11日至7月16日,广州南方学院筑梦振兴队深入从化钓鲤村,开展为期6天的“三下乡”实地调研。在张燕、常皓老师指导下,由余静澜担任队长、秉承“筑梦振兴”精神的广州南方学院筑梦振兴队深入从化钓鲤村开展三下乡调研。在团队聚焦当地如火如荼的第四届荷花节,通过深度访谈与实地考察,系统调研节庆活动对村民、游客及周边居民的多元影响,探寻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队伍简介
"筑梦振兴队"由张燕老师与常皓老师共同指导,余静澜同学担任队长,是一支融合多学科背景的实践型团队。团队汇聚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互联网金融、金融学、金融工程、数字经济、经济学多个专业的学生,形成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的队伍结构。团队成员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还拥有丰富的调研与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与农旅融合课题提供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支持。调研期间钓鲤村结合当地特色开展了钓鲤荷花节活动,当地荷花节开展得如火如茶,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莲打卡,本次调研针对荷花节开展一系列研究
(第四届荷花节)
面对钓鲤村荷花节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当地村落的知名度,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让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一、消费“风向”趋理性,增收“深水”待突围
7月11日,实践队付鹏跃、吴靖怡、邓颖雯于荷花节现场开展游客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多数游客通过抖音、微信等线上平台获悉活动,专程前来赏荷拍照。尽管高温天气带来明显不便,游客对连绵花海与淳朴村风依然给予高度评价。在消费方面,人均支出多集中于50–100元,以荔枝、黄皮等农产品购买为主,文创产品购买意愿普遍较低。交通与遮阳设施成为主要改进诉求,不少家庭建议增加接驳车、遮阳棚及亲子戏水区域。
(采访现场)
(钓鲤村的荷花)
7月12日,团队转入村内访谈。村民普遍认可荷花节对本地经济的带动作用,尤其是土产销售和临时就业岗位的增加。但农产品仍面临保鲜难、物流成本高等现实瓶颈,直播销售尚未形成稳定渠道。同时,村内基础设施与服务细节仍有提升空间,包括道路宽度、停车规划、防暑保障等。村民也呼吁开发非花季旅游项目,实现全年引流,推动乡村真正走向产业融合和宜居宜业。
二、节庆“引流”赋能 乡村“治理”增效
7月13日,龙浩贤、余静澜、刘诚俊在钓鲤村对书记的访谈中,村干部表示,荷花节以荷花为特色吸引游客,同时帮助农户收购荔枝、黄皮等农产品,并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推动加工类新农业发展。荷花节也带动了部分毕业生返乡实习和参与产业深加工,通过客家非遗文化展示、公共空间建设与水资源管理,助力加快宜居宜业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振兴与农户发展相结合。
(钓鲤村荔枝)
7月14日,余静澜、刘诚俊深入钓鲤村,围绕荷花节与乡村发展主题,与荷花种植户及普通村民开展了系列访谈。走访荷塘、加工点和村民家中,实地观察荷花产业现状,记录节庆筹备与运营细节。通过交流,我们不仅了解到荷花节显著带动了农产品销售与村民收入,更深刻感受到节庆活动对村风村貌的积极影响:村民之间协作增多,更多年轻人返乡参与荷花加工与乡村旅游创业,村庄环境卫生得到持续改善,荷花逐渐成为钓鲤村的文化象征与经济支柱。这些变化并非节庆一时的热闹,而是源于村民自发的维护与集体的文化认同,真正体现了“节庆赋能乡村,荷花香润人心”的实质成效。
(村民贩卖的荷花)
(采访现场)
三、 荷花为媒“引流” 链上开花“生金”
7月15日,团队龙浩贤通过调研,发现钓鲤村以荷花节为窗口,真正带动的是以荷花为核心的特色农业产业链。本地不仅规模化种植观赏性与经济价值兼具的荷花,更延伸出莲藕、莲子、荷叶茶等多类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逐步形成“荷塘+种植+加工+旅游”的多元模式。农户通过节庆展销、电商渠道等拓展销路,荷花节期间农产品销量与价格均有明显提升,尤其荷叶茶、鲜藕等深加工产品备受游客青睐。然而,产业仍面临深加工技术不足、品牌影响力有限、物流成本较高等现实瓶颈。未来若能结合文旅融合、技术升级与品牌包装,钓鲤村的“一朵荷花”将有望绽放出更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与乡村发展新动能。
(钓鲤村荔枝丰收)
四、荷香“引流”塑品牌 产业“增值”惠农家
7月16日,陈雅茹、潘乐平、尹海源基于钓鲤村荷花节的游客问卷与交叉分析发现,节庆期间莲藕、荷叶茶等农产品因文化赋能实现10%-20%的溢价,超七成游客因民俗体验和环境氛围产生消费;同时,节庆显著提升了村民参与度和乡村凝聚力,但产业仍面临季节性强、配套设施不足等挑战,需通过文化IP深化与四季常态化运营实现长期振兴。
五、活动收获
六天深入钓鲤村荷花节,荷塘风光与社交媒体是引流关键,但酷热为首要痛点,亟需遮阳降温设施及交通接驳优化。消费以荔枝、黄皮等农产品为主,文创需精准定位青少年并创新。高度认可节庆提升知名度、带动销售与就业的价值,但面临保鲜物流瓶颈、价格波动与劳力短缺困境,迫切期待完善基建、提升服务及开发非花季景观。完善以上建议能够进一步的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了解钓鲤村荷花美景,村落人情。
学子深入田间,感知振兴脉动与挑战,汗水铭刻实干印记。化“风景”为惠民的“丰景”,需攻克交通、防暑、保鲜难题,以创新激活文创、策划四季活动,并促成政、村、企、校协同发力。调研收官,行动启航。团队将凝练“青春方案”递交村委,链接资源深化合作,持续注入青春动能。荷风作证,希望之种已播,协力共绘绚烂未来!这个夏天,别错过这份荷塘浪漫!带上家人朋友,来钓鲤荷花节,与满池荷色相遇,把夏日的美好藏进记忆里~(作者:吴靖怡、潘乐平)
(团队合照)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