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景和园社区活动中心里传来阵阵欢笑声,南京师范大学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在这里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戏曲知识课,社区10余组亲子家庭共同参与,在互动体验中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的同学以一段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选段拉开序幕。悠扬婉转的唱腔、灵动优美的身段,瞬间吸引了在场大小观众的目光。“戏曲是咱们中华文化的瑰宝,而越剧被誉为‘中国第二大剧种’,它的语言温柔、表演细腻,特别适合展现情感丰富的故事。”团队成员李同学结合视频片段,用生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越剧的起源、发展历程及经典剧目,从“小百花越剧团”到现代创新剧目,让家长和孩子们对这门传统艺术有了初步认识。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戏曲魅力,实践团队设计了互动体验环节。同学们现场示范了越剧的基本手势、台步和水袖技巧,邀请孩子们上台模仿。“手指要像拈着花瓣一样轻柔,脚步要小而稳……”在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学得有模有样,稚嫩的动作中透着认真。家长们也忍不住加入其中,与孩子一同比划,活动中心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此外,团队还准备了戏曲脸谱绘制体验。志愿者们讲解了脸谱中不同颜色的象征意义——红色代表忠诚耿直,白色代表阴险狡诈,黑色代表刚正不阿,并手把手教孩子们勾勒线条、填充色彩。一位三年级的小居民拿着自己绘制的脸谱,兴奋地说:“原来画画里还有这么多故事,戏曲真有趣!”
“平时很少有机会接触戏曲,今天的活动让孩子近距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也让我们家长重温了儿时的记忆。”社区居民张女士表示,这样的活动既丰富了孩子的暑假生活,又增进了亲子互动,希望未来能多举办类似活动。
实践团队负责人储嘉妮表示,此次进社区讲解戏曲知识,是团队“非遗传承进校园、进社区”系列活动的一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轻松有趣的形式,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戏曲、喜爱戏曲,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据悉,接下来团队还将走进更多社区和学校,开展多样化的文化实践活动,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邢云舒 刘姝含)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