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8 月 4 日至 8 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南省长沙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学生党员实践团,深入十八洞村开展实践活动。此次实践由该校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唐永木、辅导员康凡随队指导,团队循着 “实事求是” 实践脉络,聚焦当地产业发展现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释放显著实践社会效益。
图 1实践团成员与带队老师、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助农直播 郭昊宇摄
十八洞村作为全国 “精准扶贫” 首倡地,确立 “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十六字方针。十余年来,该村锚定生态与文化双优势,走出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将苗乡风光转化为旅游资源,建设苗绣示范基地,推动非遗技艺转化为致富手艺,同时发展矿泉水厂等产业,实现从深度贫困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图 2团队成员吴曼、陈诗雨、余萌在精准扶贫陈列馆了解十八洞村脱贫历程 贺建锟摄
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尽管十八洞村脱贫成效显著,但当前产业发展仍面临瓶颈:产业升级困难、旅游产业项目单一,村民增收持续性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实践团以 “问题导向” 为核心,开展系列行动赋能产业发展。
在产业帮扶方面,实践团与村党支部干部、种植大户座谈,结合专业知识了解当地对生物技术的实际需求,形成 “技术帮扶清单”,并联动学院实验室资源建立长效指导机制。团队成员深入苗绣示范基地、矿泉水厂等产业场所,与留守农户、返乡创业者交流,收集生产中的实际困难,从种植技术优化、产品包装升级等方面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化身 “助农主播”,与随队老师、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共同开展助农直播,推广当地土辣椒、薏米、苞谷酸等农产品,拓宽特色产品销路,直接助力村民增收。
图 3实践团成员贺建锟向十八洞村小学工作人员了解当地教育情况 郭昊宇摄
图 4实践团成员贺建锟与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交流脱贫攻坚成果 郭昊宇摄
在社会效益释放上,实践团关注当地民生痛点,针对村小学仅设学前班及一、二年级且在读学生不足 20 人,以及村中 500 余名老年人面临慢性病管理、日常照料服务缺口等问题,通过与村小学工作人员、老年活动中心村民深入交流,为后续针对性帮扶收集一手资料。同时,团队拍摄《实事求是》系列微党课,讲解十八洞村发展历程与文化场所,让更多人了解村寨变迁及精准扶贫政策带来的改变,进一步扩大十八洞村乡村振兴经验的影响力。
图 5实践团成员向老年活动中心的村民了解十八洞村脱贫前后的变化 陈诚摄
图 6实践团成员与十八洞村团支部书记施康助农直播 祝小康摄
从脱贫攻坚的“精准施策”到乡村振兴的“靶向发力”,十八洞村的发展实践印证着“实事求是”的生命力。实践团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行动诠释担当,展现实事求是精神,让青春力量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持续发光。(龙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