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碰计算机脉搏,播撒科技火种
——北京科技大学躬行智启专业科普体验实践营圆满结束
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指明了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方向。2023年5月,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性能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更加明确地指出要“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主动对接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推动“请进来”“走出去”有效联动,为科学实践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践行新时代高校学子的使命与担当,今年夏天,北京科技大学“躬行智启”社会实践小队怀着满腔热忱,奔赴包头市第八十一中学和包头市第九十三中学,开展了为期1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科技与人文的交融。小队社会我们不仅带去知识的火种,更致力于实现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本次实践以“软硬结合、知行合一”为理念,既涵盖计算机系统组成、C++编程、单片机实践等“硬核”内容,也融入了校史讲述、茶文化体验以及高考经验分享等“软性”素养课程,真正体现《意见》中所倡导的“有效联动”,构建出一套立体多元的科学普及与素质拓展体系。
当清晨的阳光洒到中学的机房里,这场计算机专业科普之旅也正式拉开帷幕。课程从最基础的二进制世界开始,那些“0”与“1”的奇妙组合,在我们生动的比喻和互动中逐渐具象为计算机运行的底层逻辑。学生们眼中的好奇逐渐转化为思考的光芒,一个感叹也逐渐在他们的心中出现——原来科技大厦就是建立在最简单的东西之上。
随后的C++课程,成为同学们与计算机深度对话的第一座桥梁。从“Hello, World!”到独立编写出可运行的程序,他们经历了从困惑到顿悟的转变。代码报错不再令人沮丧,反而成为破解谜题的线索。而当第一个程序成功运行,屏幕上跳出的结果引来全场的欢呼,那是思维破茧而出的喜悦。
如果说理论课程为同学们勾勒出计算机世界的宏伟蓝图,那么单片机实践课则是他们亲手推开这扇大门的时刻。当讲师拿出单片机,同学们的好奇心也达到了顶峰,这也象征着我们的计算机专业科普之旅来到了高潮部分。拿到单片机实验套件的同学们,在讲师的指导下动手连接电路,当看到自己成功让LED灯按照预设模式闪烁时,他们脸上的成就感成为了这个夏天最美的画面。
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时代,了解并善用AI工具已成为新一代的必备素养。为此,我们专门设计了AI应用启蒙课,向同学们展示如何借助AI辅助学习、生成PPT、剪辑视频,甚至进行简单的代码编写。不少同学课后感慨:“原来AI不是科幻电影里的魔法,而是真正能为我们所用的工具。”
在计算机相关的东西的体验之外,我们也将视野投向更远的未来。在校史讲座中,我们分享北科大的优良传统与学术精神;在茶文化体验中,我们与另一支实践小队合作,引导同学们感受传统文化中的静心与专注;在高考经验分享会上,我们则以学长学姐的身份,倾囊相授备考策略与志愿填报技巧,帮助他们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大考。
回顾这段旅程,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颗颗计算机科学的种子,随着科普的逐渐深入,我们看到当初那颗小小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看到他们对计算机从敬而远之到亲近的转变,也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我们学习计算机专业的意义——计算机不仅仅是代码与算法,更是改变世界、创造美好的工具。
这场计算机的科普之旅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我们清晰地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科技科普之旅仍然任重而道远,但“前路漫漫亦灿灿”,那些被点亮的眼神,被激发的创意,都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而我们也将带着这份收获在计算机科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期待下一次启航。
(署名:北京科技大学躬行智启专业科普体验实践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