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重复拍片,不用多花冤枉钱,医生直接在电脑上调出之前的CT报告,现在看病真是越来越方便了!” 近日,市民在重庆就医时的这一普遍反馈,让“医检互认”政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医检互认”是重庆医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重庆市于2019年12月正式启动影像检查互认项目,核心目标是让医疗资源更高效、医疗服务更便民。
调查发现,自该政策在重庆全面落地以来,已切实解决了市民就医时“重复进行影像检查,多花冤枉钱”的痛点,成为提升医疗服务体验的重要举措。截至今年6月,重庆全市已有1249家医疗机构纳入互认范围,涵盖83家三级医疗机构、106家二级医疗机构、1054家基层医疗机构,以及6家民营医疗机构(含体检中心),形成了覆盖广泛、层级完善的互认网络。其中,重庆市医学影像云平台的表现尤为亮眼已汇聚超 5595 万份影像检查数据,包括 DR、CT、MRI 等常见类型,为“医检互认”的顺畅推进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
在这场医疗改革中,民营医疗机构的参与成为一大亮点。长期以来,民营医疗机构的影像报告在公立医疗系统中的认可度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焦点。2024年8月,重庆爱康国宾作为首家民营医疗机构,正式将 DR/CT/MRI 等医学影像检查数据上传至重庆市卫健委数字影像互认系统,实现与公立医疗机构影像报告的互通互认。而重庆爱康国宾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背后体现的是其在医疗质量把控上的严苛标准。
数据显示,自接入互认系统以来,截至2025年8月12日,重庆爱康国宾已上传11万+份影像数据,被公立医疗机构调阅超5000次,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民营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重要价值,也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
“医检互认”不仅减轻了患者负担,也对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检查质量达标、数据标准统一的机构,才能纳入互认范围。这一机制能够倒逼医疗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形成“以质量促互认、以互认促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受益的还是广大市民。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