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至9日,著名导演谢飞莅临锡林郭勒盟西乌旗,出席首届光影那达慕活动。活动中,谢飞导演不仅分享了经典影片《黑骏马》的创作心得,更在三十年后重访草原,他以个人经历诠释了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及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感慨。
盛夏时节西乌旗草原绿意盎然,首届光影那达慕在此开幕,作为光影那达慕主席谢飞导演再度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与牧民朋友们共同观赏电影、交流生活,这种体验极具价值。”谢飞导演坦言,此次活动使他深刻感受到了草原文化与光影艺术的完美融合。在谈及草原的变迁时,谢飞导演回忆道:“三十年前首次到锡林郭勒,从呼和浩特出发需要两天车程。而如今,航空、公路网络四通八达,汽车普及至家家户户,牧民的生产生活工具也实现了全面升级。”他强调,草原已彻底告别了游牧时代的原始状态,实现了全面现代化。同时,草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保持了生态活力。
在谢飞导演看来,科学化与现代化是草原三十年变迁的显著特征,这一变化与国家的经济繁荣密不可分。谢飞导演阐述了《黑骏马》的创作历程,“作为外民族去拍摄其他民族的故事,尊重是首要原则。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民族文化、历史与风俗,并持续学习。”在电影准备拍摄期间,因对草原生活缺乏了解,谢飞导演专程与原著作者张承志沟通,并邀请编剧一同深入锡林郭勒体验生活。虽未找到张承志当年插队的蒙古包,但此次行程为影片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在电影创作中,他始终注重对这种蕴含人生哲理的民族文化内涵的精确呈现。1995年上映的《黑骏马》,以蒙古族青年白音宝力格的成长与爱情为主线,展现了草原的壮美与牧民的生命力,荣获第19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等多项荣誉,其成功离不开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真诚表达。
在访谈中,谢飞导演难掩对草原的热爱与赞美,他热情地向大家推介:“草原如今的发展令人惊叹,这里既有现代化带来的便捷,又完好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与美丽的自然生态,真切的希望更多人能来草原看一看,亲身感受草原的魅力,体验这里独特的风土人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