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以来,中国餐饮行业呈现 “冰与火交织” 的复杂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 1—6 月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 3.6%,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同比下降 2%。企查查数据则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 14 日,全国餐饮相关企业存量已达 1743.85 万家,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然而在此背景下,以巴奴毛肚火锅为代表的一批餐饮品牌却逆势扩张,用 “不卷低价卷品质” 的路径交出亮眼成绩单。
在存量竞争中,多个餐饮品牌展现出强劲增长动能。现制冰淇淋品牌野人先生半年内新增 600 家门店,截至 2025 年 8 月 5 日门店数突破 1000 家,位列冰淇淋品类第三;回转寿司品牌寿司郎计划 2025 财年将大中华区门店扩至 157—161 家,2026 财年进一步增至 190—193 家。
火锅赛道的巴奴表现尤为突出。2022 年初至 2024 年末,巴奴门店数从 83 家增至 144 家,年均新增门店数持续提升,截至目前全国门店已近 160 家,较 2021 年末增长 74.7%。其布局兼顾一线与下沉市场,在 39 个城市中,二线及以下城市门店占比达 78.6%。2025 年 6 月递交招股书后,巴奴又在淄博、惠州等 10 个城市新开首店,多地出现开业即爆满的场景。
业绩数据同样亮眼。巴奴招股书显示,2022—2024 年总收入从 14.33 亿元增至 23.07 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从 4150 万元升至 1.96 亿元;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 7.09 亿元,净利润 7670 万元,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品牌均不走低价路线。巴奴人均消费达 142 元,远超火锅行业主要参与者的平均水平,且未开通外卖业务;野人先生单份冰淇淋售价 28—38 元,寿司郎客单价 110—130 元,均高于同类竞品。
巴奴火锅的逆势密码,藏在对品质的坚守中。美团研究院数据显示,消费者对 “新鲜”“现做”“鲜活” 等关键词的搜索量增速显著,新一代食客更追求 “吃得好” 而非 “吃得便宜”。
这些品牌精准契合这一需求:野人先生以 “当天现做、拒绝隔夜” 为核心卖点;寿司郎坚持门店现制,依托全球规模优势采购优质食材;巴奴则将品质渗透到产业链各环节 —— 用木瓜蛋白酶泡发毛肚替代传统火碱工艺,全国门店每日现熬野山菌汤并严格控制赏味期,建立 5 家综合性中央厨房覆盖 14 个省市,实现 “店未开、供应链先到” 的布局。
《2024 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显示,73.5% 的消费者愿为食品饮料的高品质支付溢价。这一趋势在巴奴门店得到印证:2025 年暑假期间,北京区域门店日均进店超 400 人,合生汇门店 6 月翻台率超 8 次;二线城市门店日均客流 429 人,三线及以下城市 422 人,均高于一线城市水平。北京王府井 apm 店更成为外国游客打卡地标,专门配备英文菜单和外籍接待人员。
业内分析指出,低价策略易引发 “低利润 — 低品质 — 更低价” 的恶性循环,既制约企业创新能力,也损害消费者长期利益。
“巴奴火锅” 的实践证明,品质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正如市场反馈所示,当品牌在食材、工艺、体验上建立差异化优势,消费者愿意为价值买单。这种 “以品质求发展” 的路径,不仅成为巴奴等品牌的突围利器,更可能为整个餐饮行业指明方向 —— 在存量竞争时代,回归食物本质的坚守,或许比价格战更具生命力。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