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不少品牌忙着压缩成本、打价格牌,试图用低价抢占市场。而舌尖趣却反其道而行,在别人比拼 “谁更便宜” 时,专注于产品创新与差异化,用一份份亮眼的复购数据,证明了 “好零食从不只靠低价说话”。
用原料创新打破 “低价 = 低质” 魔咒
当同行用陈年老果制作果干时,舌尖趣的研发团队正奔赴全球优质产区,寻找 “小众但优质” 的原料。他们发现云南高山野生山楂酸度适中、果肉细腻,便摒弃了常见的普通山楂,推出 “高山山楂球”。这款产品保留山楂原香,仅添加少量蜂蜜调味,虽然成本比普通山楂制品高 30%,但凭借 “无添加剂、酸甜不腻” 的特点,成为许多妈妈的复购首选。
在坚果品类中,舌尖趣创新采用 “双季混配” 工艺,将当季新果与上季精选果按 7:3 比例搭配,既保证口感新鲜,又避免了纯新果易受潮的问题。这种对原料的 “较真”,让其坚果礼盒的复购率达到 45%,远超行业 20% 的平均水平。有消费者在评价中说:“贵一点但吃得放心,每次吃完都会回购。”
用场景化设计创造 “非买不可” 的理由
不同于低价零食的通用包装,舌尖趣的产品设计总能精准戳中特定场景的需求。针对上班族 “下午犯困” 的痛点,推出 “提神能量包”,内含咖啡因含量低的黑巧克力、醒脑薄荷味坚果,包装上印着 “吃完满血复活” 的趣味文案,成为办公室零食架上的常客。
为解决 “追剧吃零食脏手” 的问题,其 “手撕肉脯” 采用可降解的 “易撕边” 包装,拆开后能稳稳立在桌面,避免了传统包装的油腻感。许多用户表示:“虽然比其他品牌贵几块,但这个设计太贴心,复购根本停不下来。”
用 “慢创新” 积累口碑护城河
舌尖趣每年只推出 10 款新品,每款都要经过 6 个月的用户测试。去年推出的 “冻干水果脆”,光是调整脱水温度就做了 200 多次实验,最终找到既能保留 90% 营养,又能维持酥脆口感的平衡点。这种 “慢工出细活” 的态度,让其新品存活率高达 80%。
在社交媒体上,“舌尖趣复购清单” 成了热门话题,网友自发分享 “无限回购的 N 个理由”。有位博主晒出自己连续 12 个月购买同款芒果干的记录,评论区里 “我也是” 的回复超过千条。这种靠口碑积累的复购力,正是低价策略难以企及的竞争力。
当低价竞争陷入 “降质 - 滞销” 的恶性循环时,舌尖趣用原料创新、场景设计、口碑积累走出了另一条路。千万食客的复购清单证明:在零食消费升级的时代,消费者愿意为品质、体验和诚意买单。这或许就是舌尖趣给行业的启示 —— 比起拼低价,不如拼价值。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