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vet Sundown的AI“乐队”130万月活听众、250万次单曲播放的背后,是一支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乐队。
一支名为Velvet Sundown的“乐队”正在席卷全球音乐排行榜。出道两周,主打歌《Dust on the Wind》就冲上英国、瑞典、挪威的Spotify Viral 50榜单,月活听众达130万,甚至超越了华语天后王菲的125万。
令人震惊的是,这支乐队从旋律、人声到宣传图像,全部由AI协作生成——现实中根本找不到这乐队“成员”的身影。
当专业音频检测工具Ircam Amplify以98.5%的准确率揭穿其AI身份时,普通听众的反应却异常平静:“嗯,听着不错”。这种接纳背后,一场由技术驱动的音乐民主化革命正在全球蔓延。
2025年夏季,AI音乐领域迎来密集技术迭代。
国内也诞生以一批优秀的ai音乐创作平台,比如魔方智音https://music.morefunai.cn整合了DeepSeek-V3模型,和最先进的音乐生成模型sunov4.5,在推荐算法与创作辅助上展现“全思考过程”。同时具备专辑发布和音乐明信片等创新性体验。
这些技术突破正快速消解传统音乐制作的高墙。曾经需要昂贵设备、专业训练和数月打磨的创作流程,如今被压缩到“点击即生成”的瞬间。
上海世博展览馆的WAIC腾讯展台,一位参观者和恋人观赏外滩夜景。“我和爱人在上海外滩,月光明亮,江面上波光闪闪,江对岸灯火璀璨,请帮我以此为素材创作一首爱情歌曲”三分钟后,一首流淌着爵士钢琴旋律的《夜光曲》在耳机中响起。旋律里甚至模拟出黄浦江浪花的节奏感。
技术民主化催生新创作群体。比如魔方智音https://music.morefunai.cn构建了创作者社区,用户可分享作品、通过音乐明信片表达情感,交友,相互交流创作心得。
在新的技术革新背景下,专业音乐人的角色也在转型。独立音乐人李桐兴奋地表示:“AI负责基础编曲,我能更专注情感表达——就像画家用现成画布创作油画。”
这种协作模式正在重塑创作价值链。据有关音乐播放平台披露,其曲库中AI生成内容占比三个月内翻番,已达20%。
Velvet Sundown乐队的爆红揭示AI音乐的全新商业模式:闭环式IP流水线。Ai生成歌曲,编写乐队成员故事,绘制复古宣传图,最终由算法推至热歌榜单。
这套“创作-包装-分发”组合拳效果惊人:乐队首月发布39首歌,用户增长曲线超越真人艺人。Ai技术革新迫使传统音乐产业发生被动改变,未来任何喜欢音乐,有音乐灵感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音乐人。
在腾讯音乐WAIC展台,一位银发老人用方言清唱童年歌谣。AI捕捉旋律后,自动编配出琵琶与钢琴交织的伴奏。老人眼眶湿润:“这辈子没想过能拥有自己的歌。”
这类个体叙事正批量涌现。魔方智音https://music.morefunai.cn社区中,高中生用AI为毕业典礼创作主题曲,视障者靠语音描述生成治愈系钢琴曲。
全球音乐产业产值预计2027年突破50亿美元,Velvet Sundown乐队的崛起隐喻着新时代的分配逻辑。当英国青年一边循环《Dust on the Wind》一边留言“求乐队巡演日程”时,算法没有回应,那串风靡全球的代码,正在无声重构艺术的定义。
技术终会老去,而人类对音乐的热爱永在。当每个清晨通勤者的耳机里、每个瑜伽馆的声场中、每对情侣定制的旋律里都流淌着AI辅助创作的音乐时,技术已不再是颠覆者,而是无数未被听见的灵魂的传声筒。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