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设计学院木兰行志愿服务队深入广东省清远市英德水边镇,以非遗产业为切入点,开展为期10天的产业振兴专题调研。这支师生团队聚焦烧猪、竹艺、酸笋、农技等乡土技艺,联动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与文化传播创新,为破解传统技艺活态传承难题、推动乡土产业标准化与数字化融合探索实践路径。
调研期间,团队既关注传统技艺的精密传承,如记录竹艺 “三年以上,立冬后伐” 的古法标准及相关工艺,采集冯家烧猪炭烤的炉温调控与工序数据;更着力推动非遗技艺的现代转化,启动博物馆数字化项目,对30余件竹编纹样、农耕器具进行三维扫描与 VR 建模,构建起可交互的“云端乡愁展厅”,让传统技艺密码得以数字化留存。
此次调研形成了技术数据链与文化传播矩阵双成果。调研后,团队整合素材制作的水边镇乡村振兴、英德共同富裕之路等专题宣传片,生动展现水边镇标准化生产模式与地域文化认同;竹编技艺数字化传播、挖掘本土红色故事、与困境儿童开展“蓝信封”结对等举措,让乡村焕发新活力。所有成果均源自实地采集,为乡村非遗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验证的“水边方案”,彰显了工匠精神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价值。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