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润苗乡·青禾同心”推普实践团深入贵州省遵义市开展为期7天的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师生组成的实践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语言服务为切入点,在黔北大地书写了一份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推普进校园:播种希望的种子
在桐梓县龙台村,实践队开展“普通话+英语”双轨教学。队员们精心设计拼音儿歌、情景短剧等趣味课程,将语言学习融入游戏互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将英语启蒙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孩子们在语言学习中感受文化魅力。
语言助产业:激活乡村新动能
在特色村寨乌江寨,实践队针对当地文旅产业发展需求,量身定制普通话培训课程。通过“语言+非遗”的创新模式,助力“通草堆画”、红头苗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推广。队员们还协助村民完善旅游服务用语,提升接待能力,为乡村旅游注入新活力。
推普暖夕阳:跨越数字鸿沟
在幸福汇养老服务中心,实践队开展“智慧助老”语言服务。通过智能设备使用教学、政策解读、报刊共读等形式,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融入数字时代。红歌联欢、手工制作等互动环节,让老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语言能力,感受社会温暖。
据统计,本次实践活动累计服务群众300余人次,建立2个“推普驿站”服务点,形成校地共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践队指导教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语言服务,架起城乡沟通的桥梁,为乡村振兴贡献高校智慧。”
此次实践活动得到了当地社区和群众的高度认可,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服务国家战略的担当与作为。西南交通大学将持续深化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工作,让青春在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绽放绚丽之花。
(供稿人:李贵锦)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