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农业大学“橄”为猪先团队研发的“橄榄果渣生物饲料升级猪肉品质”在养殖领域引发广泛关注。通过创新工艺,将原本堆积废弃的橄榄果渣转化为高品质饲料原料,不仅解决了农业废弃物处理难题,更显著提升了猪肉品质,为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橄”为猪先团队历经658天技术攻坚,自主研发离心式去核设备,通过精准控制离心转速与转鼓结构,利用果核与果肉的密度差异实现高效分离: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果核被甩向转鼓外周形成果核层,而果肉与水的混合浆液则聚集于中心区域并通过专用排液口排出。该工艺的果核去除率稳定在95%以上,不仅解决了传统处理中果核杂质影响饲料口感的问题,还为后续生物发酵提供了纯净原料,处理效率较传统人工筛选提升30倍以上。
除此之外,橄为猪先团队从藏猪新鲜粪便中筛选出一株特异性的枯草芽孢杆菌通过560余次实验测试,确定了最佳的发酵参数,橄榄果渣经过发酵后可有效降解橄榄果渣中的抗营养因子(如单宁、植酸),将粗蛋白含量提升28%,同时生成大量消化酶与维生素等代谢产物,使饲料转化率提高15%,显著降低养殖成本。
据团队负责人范斯琴博士生介绍,该技术不仅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还响应了国家“饲料豆粕减量替代”政策,降低了养殖对玉米、豆粕等传统饲料原料的依赖。专家评价指出,该技术在降低养殖成本、提升猪肉品质、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成效显著,其模式不仅适用于橄榄果渣,还为其他农作物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提供了借鉴。
橄为猪先这一创新成果,将为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的道路,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团队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继续深入研究,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养殖业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