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红色故事、汲取奋进力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徐州工程学院“星火燎原”青年团队于8月1日走进半城镇大王庄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血脉续千秋 青春筑梦新征程”主题活动。重温英雄事迹,感悟初心使命,助力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图为队员参观新四军四师暨淮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将士名录碑。邓维耀 供图
步入庄严肃穆的展厅,泛黄的战地照片、锈迹斑斑的步枪、磨损的军用水壶等实物展品静静陈列,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峥嵘;墙面展板上,详实的文字史料系统梳理了大王庄地区战役的背景、过程与历史意义。队员们驻足凝视,目光在展品与史料间流转,仿佛穿越回那个硝烟弥漫的年代,亲历着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浴血奋战的可歌可泣场景。讲解员以深沉的语调,逐一向队员们讲述展品背后的革命故事。一个个具体而鲜活的事迹,让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历史从教科书上的文字,变成了可触可感的“现场教材”。
“看到展柜里那封泛黄的战地家书,我突然想起了爷爷。”队员常泓玥凝视着展品,声音略带哽咽。作为抗战老兵的孙女,她自小听着爷爷的故事长大。“爷爷总说,当年他们扛着枪往前冲,不是不怕死,是怕后代再过被欺负的日子。今天看到这些和爷爷当年用过的相似的步枪、读过的家书,突然更懂了他说的‘家国’二字有多沉。”
图为队员参观学习大王庄红色教育基地纪念场馆。邓维耀 供图
为深入挖掘红色故事,队员们走进老区村庄走访村民,在他们的口述中,大王庄波澜壮阔的英雄往事似乎更加具体可感。团队在与村民对话中相互传递红色故事的火种。一来一往的对话中,红色故事的火种在悄然传递:村民们因尘封的记忆被重新珍视而眼眶发热,队员们因触摸到历史的温度而心潮澎湃。暮色渐浓时,队员们的笔记本已写满厚厚几页,录音笔里存下了一段段带着乡音的讲述。他们知道,这些从田间地头、院落堂屋收集来的故事,将与展厅里的文物、史料相互映照,让大王庄的红色历史从“宏大叙事”变得可触可感,也让那份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在口耳相传中愈发鲜活。
“这不是冰冷的历史课本,是一堂震撼心灵的现场课。”队员邓维耀同样深有感触。他指着一幅军民共筑工事的照片说:“讲解员说,战役期间,村民们连夜拆门板做担架、冒炮火送粮食,这种军民鱼水情让我真切体会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它是无数生命铺就的路,是千万颗心攒成的力量。”
图为队员与大王庄村民合照。邓维耀 供图
此次大王庄之行,既是一次深刻的历史回望,更是一场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通过与红色历史的“近距离对话”,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与奋斗精神深深烙印在每位队员心中。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故事,把感悟转化为勤学笃行的动力,让革命星火在民族复兴征程中代代相传、愈燃愈旺。(邓维耀 常泓玥 钟裕炜)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