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2日,大连理工大学 “软工慧医,智联渤海”暑期实践团拜访了天津市天津医院病理科王瑞琳主任医师,并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学术对话与交流。
王瑞琳主任作为国内知名病理学专家,首先为实践团进行了一场生动的病理学讲座,使实践团学习到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病因、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的学科,是医学的桥梁,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键纽带,病理学被誉为“医学之本”,具有重要地位,且随着分子技术如免疫组化技术、荧光原位杂交、二代测序技术及空间转录组等的发展应用,病理科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讲座结束后,实践团围绕分子病理学及AI在病理学中的前景进行请教,王主任结合自身40余年临床、教学及科研经验进行答疑解惑。王主任认为分子病理学在疑难疾病检测、诊断,精准用药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I赋能是医疗的未来,医学AI的研究要与临床紧密结合才具有意义。王主任透露,目前国内病理医生稀缺,病理医生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大,AI被视为提升效率的突破口,但目前国内仅少数相关企业获准入证,技术成熟度待提升。
图1 王瑞琳主任给实践团授课
在交流中,王主任回顾了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开展免疫组化科研实验,并推动应用于临床诊断的经历,也分享了深耕骨与软组织肿瘤病理诊断服务患者的从医历程。他鼓励实践团成员在后续工作中聚焦临床需求,发挥工科特长,积极探索“医工融合”的创新实践路径,为推进“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图2 王瑞琳主任与实践团合影
通过此次访谈与实践,实践团了解了病理学理论与现状、病理行业的特点及医工结合的意义,强化了以问题为导向的调研使命。团队将围绕临床病理学的痛点,赴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深入学习和调研,为AI病理的研究与应用贡献青年智慧。
背景链接:天津市天津医院病理科始建于1954年,由我国著名骨肿瘤病理学专家、国际骨科学会会员李瑞宗研究员创办,融临床病理诊断、科研、教学为一体。2001年被认证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2005年和2009年再次通过检查与认证。2005年至2011年,天津医院病理科为天津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病理科王瑞琳主任为国内知名病理学专家,曾担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卫生部病理质控评价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卫生人才中心全国卫生人才评价领域资深专家,天津市医学会理事,天津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天津市病理会诊中心主任,天津市病理诊断中心副主任,《中华病理学杂志》、《诊断病理学杂志》和《天津医药》编委,《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和《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常务编委等。
该项目为大连理工大学“软件慧医,智联渤海”暑期实践项目,聚焦医学影像与病理诊断AI赋能领域,构建从基层到科研的调研体系,深入津唐两地的基层乡村、三甲医院及高校实验室,精准挖掘医疗行业对AI技术的需求,探索智慧医疗解决方案,助力健康中国。
(供稿:大连理工大学“软工慧医,智联渤海”暑期实践团)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