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固原薛庄村的夏夜,星光格外明亮。近日,青年歌唱家孙霄磊以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百美村庄“公益传播官”的身份,站在这个西北乡村的简易舞台上,为当地村民带来一场充满温情的公益演出。
舞台上的孙霄磊一身素衣,歌声却格外动人。他用独特的“男女双声”唱法演绎了多首作品,当《叹郁孤》《再见苏三》的旋律响起时,现场观众仿佛穿越了千年,在这一方山水之间,感受着这位歌者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切关怀。
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百美村庄公益传播官孙霄磊
薛庄村的演出只是孙霄磊公益路上的一个缩影。出身部队的他,始终怀揣服务社会的初心。工作之余,他坚持赴山区支教,把大山的孩子带出山区,带领他们获得省级文艺比赛金奖。
“再穷的孩子也有追逐梦想的权利”,这是孙霄磊常挂在嘴边的话。十二年来,他不仅致力于流行音乐教育,培养的学员在《中国新声代》《童声唱》《音乐大师课》等节目中表现优异,更将艺术之光带进偏远乡村。他的公益单曲《深蓝呼唤》已成为三亚市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的主题曲。歌曲中“别让蔚蓝成回忆,别让童话沉海底”的呐喊,体现艺术与公益的完美联姻。
三亚市蓝丝带保护协会主题曲《深蓝呼唤》唱作人孙霄磊
孙霄磊的艺术之路铭刻着清晰的师承印记。2016年12月,在央视舞台上,这位曾被刘谦、柳岩称为 “震撼歌坛的怪才”的年轻人,终于实现了追寻十年的梦想——成为李玉刚首席大弟子。李玉刚曾多次公开表示不收徒弟,却被孙霄磊的虔诚打动。为拜师李玉刚,孙霄磊辞去稳定工作北漂,最艰难时每天仅靠一桶泡面度日。
在李玉刚执导的电影《云上的云》中,孙霄磊担纲主演和制片人,全程参与剧本打磨与场景设计和现场执行。他还为影片和家乡缙云县创作了推广曲《暖暖》和插曲《风又起时》,将个人情感与地方文化深度融合。众所周知孙霄磊拜师次月,李玉刚拜得艺术家韩美林老师门下学习作画和泼墨,在家中经常练习写字时,孙霄磊也是耳濡目染陪在师父身边提出一些用墨和落笔的创意,因此,孙霄磊珍藏了大量李玉刚的墨宝,这些作品常常是师徒二人共同创作时的珍贵馈赠。“师父创作兴致高涨时,会将墨宝赠我”,孙霄磊家中挂满的这些作品,见证着师徒间深厚的艺术情谊。
李玉刚为孙霄磊写下墨宝和在艺术品上提笔
孙霄磊的艺术传承不止于李玉刚。通过师承关系,他成为艺术大师韩美林的徒孙,两代人频繁出入韩美林家中求教。韩美林曾为“地球一小时”题写“蓝色WE来”,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李玉刚长期致力于公益事业;如今孙霄磊将这种精神延续。就在2025年1月9日,济南韩美林艺术馆开馆,孙霄磊作为重要嘉宾出席。在名为“回家”的感恩夜上,他以一首《刚好遇见你》拉开活动序幕,唱出了韩美林回归家乡、感恩家乡的赤子之情。在象征着力量与耕耘的韩美林青铜牛雕塑前,艺术大师韩美林将同名缩小版作品赠予韩国大使馆。活动结束后,被孙霄磊尊称为“师爷”的韩美林,将亲手烧制的钧瓷凤凰赠予这位年轻艺术晚辈。并祝“愿你的艺术生命如这浴火凤凰,在传统的淬炼中飞出当代的华章。”
孙霄磊的艺术影响力已跨越国界,在“美美与共——韩国国乐走进北京韩美林艺术馆”文化交流活动中,他作为文化大使惊艳亮相。在融合东方美学的艺术馆穹顶下,孙霄磊以特有的 “男女双声”唱法掀起高潮。他先演唱了师父李玉刚的代表作《刚好遇见你》,接着在《叹郁孤》中运用男女声不停转换的方式演绎,声腔转换行云流水。韩国文化院院长金辰坤大为惊叹:“我仿佛听见了跨越性别的灵魂共鸣”。表演结束后,院长夫妇连连赞叹:“这是对传统唱法的革命性突破,为两国音乐融合提供了全新可能。”此次活动已纳入中韩文化交流年重点项目。正如韩美林在活动题词中所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场跨越国界的艺术盛宴,为文明对话写下生动注脚。之所以会邀请孙霄磊作为代表来演唱是因为孙霄磊经常前往韩美林家中拜访求教,除了虚心学习为人处世之道以外,他的演唱方式也深受师爷韩美林喜爱,韩美林也会乐此不疲的把他过往的人生经历分享给眼前的这位年轻人,每次交流都让孙霄磊深受启发,他承诺会将学到的艺术智慧融入作品,用自己的特长影响更多人。这种艺术传承在孙霄磊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从韩美林、李玉刚那里学习艺术技巧,更传承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精神。
韩美林赠予孙霄磊金老虎雕塑和亲提“霄磊吾友”的邮票集
“艺术不仅是自我表达,更应承担社会责任”,孙霄磊在采访中坦言。这句话道出了他从师门前辈那里继承的最宝贵财富。从韩美林手中的艺术作品到李玉刚笔下的墨宝,艺术与爱心的接力棒已传递到新一代手中,孙霄磊家中挂满的不仅是师长的墨宝,更是艺术精神的传承图谱。这位从部队走出的艺术家,在宁夏固原薛庄村的星空下继续吟唱,将“美美与共”的理想化作每个音符,洒向需要温暖的角落。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