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筑牢秦岭北麓生态安全屏障,提升入山人员防火意识,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支精干的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近日再赴西安市鄠邑区,将森林防火宣传阵地前移至关键进山隘口。在蒋村镇甘峪口、白龙口、五泉口等重要入山通道,青年志愿者们化身“小小护林员”,设立防火宣传关卡,通过知识问答等互动形式,对每一位进山人员开展精准防火宣教,为守护绿水青山贡献青春力量。
关口前移,小小护林员把守进山“大门”
针对夏季入山游玩、劳作人员增多,火源管控难度加大的实际情况,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志愿者们创新宣传形式,将工作重心从村内延伸至山林入口处。他们选择甘峪口、白龙口、五泉口等人流车流相对密集的进山要道,设立起醒目的“森林防火宣传检查点”。志愿者们统一着装,精神饱满地担当起临时“护林员”职责。
知识闯关,互动问答筑牢防火“心墙”
与传统的单向发放传单不同,此次宣传特别设置了“森林防火知识小问答”环节。志愿者们对每一位计划入山的游客、村民和车辆驾驶员进行礼貌拦停和温馨提醒:“您好,我们是森林防火宣传志愿者,进山前请先了解下防火知识,参与一个小问答吧!”
问答内容紧扣实际,涵盖:
火源管理:“您是否携带了打火机、火柴等火种?请主动上交暂存。”
行为规范:“您知道在林区及林缘地带禁止吸烟、野炊、烧烤、焚烧香纸吗?”
应急常识:“如果发现森林火情,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答案:立即拨打12119报警)”
责任意识:“您了解引发森林火灾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吗?”
成效显著,源头管控意识深入人心
连日来,志愿者们不畏酷暑,坚守岗位,累计“拦截”并成功对超过45辆私家车、300人次的入山人员进行了有效的防火知识宣传和问答互动。活动不仅直接传播了森林防火的“硬核”知识,更在源头处强化了入山人员的防火责任意识和行为自觉。许多接受“问答”的游客表示:“这种方式很新颖,印象特别深刻,进山后一定会更加小心,注意防火。”当地村民也对学生们把守关键入口的做法表示赞赏:“这些娃们认真负责,守在这里提醒大家,比光贴标语管用!”
实践砺青春,守护家园显担当
此次在鄠邑区主要进山入口设点宣传,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化“三下乡”社会实践内涵、服务地方生态安全建设的又一次生动实践。学生们走出校园,深入山林守护一线,不仅锻炼了沟通协调、应急处理和社会服务能力,更在亲身体验中深刻理解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基层护林人员的艰辛。他们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化身森林资源的“守护者”,将防火的种子播撒在进山的“第一道门槛”,为从源头上减少火险隐患、保障秦岭生态安全贡献了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文:陈思翰)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