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课堂 | 以法为纲解纠纷,以情为桥暖民心——“法治青春行”护法实践团实践纪实(一)
为积极投身基层法治实践,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部署,深入了解基层社会矛盾多元化解新机制,2025年7月24日,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政法学院“法治青春行”护法实践团走进德州市夏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以实践行动探寻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密码,用青春视角解码矛盾纠纷化解的高效路径。
一、一网统管:解锁夏津基层善治的“智治密码”
在夏津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夏津县政法委副书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王鹏重点介绍的“一网统管”平台,已成为该县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治理效能的核心引擎。该平台高度整合了网格化服务管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12345热线、信访受理、舆情监测和最小应急系统六大系统,构建起“百姓点单、部门响应”的高效治理模式。通过数据融通与机制创新,平台实现了诉求精准派送、风险源头预警和部门高效联动。2023年以来,平台累计办结群众诉求超10万件,成功化解矛盾纠纷5124起,推动12345热线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7.5%,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下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夏津解法”。
二、座谈领航明方向 三维坐标拓新局
在专题座谈会上,带队老师朱玉芝首先阐明实践立意:“此次深入夏津,是要在‘一网统管’治理最前沿搭建行走课堂,让同学们从科技赋能、专业调解、红色根系这‘黄金三角’中,解剖基层善治的法治密码”。实践团成员于世祥随后汇报团队前期调研成果,并聚焦此行核心目标:深度研学“一网统管”机制,为法治化治理方案汲取创新经验。
夏津县政法委副书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服务中心主任王鹏结合县域实践,为团队擘画三维调研路径:一要深挖“最小单元”治理密码,聚焦社区网格末梢的组织动员与微矛盾化解机制;二要剖析全国模范调解员李连福工作室运作范式,学习其情感融冰法等核心技术,提炼可复制的专业调解经验;三要阐释“红色根系”赋能路径,通过调研网格党支部、老党员调解队等载体,总结党建与法治融合筑牢矛盾防线的实践逻辑。王鹏书记强调:“青年调研当于细微处见治理真章,于典型中寻善治规律”,此番指导为实践团锚定方法论根基,注入深化基层探索的强劲动能。
步履丈量法治热土,躬行解码治理新篇。 这次实践让成员们透过“一网统管”的科技赋能与十万民生诉求的高效化解,触摸到基层善治的时代脉动;在王鹏书记擘画的“最小单元深耕—李连福调解典范—红色根系赋能”三维坐标指引下,更深刻体悟法治温度与党建力量交融的治理智慧,我们也将带着“于细微处见真章”的方法自觉,把基层智慧转化为青春担当,用实际行动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让理论在实践中绽放更亮光彩。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