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同心圆民族团结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2025年7月陆续前往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队、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育人展馆,开展 以“追寻工业足迹、铸牢精神之魂”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在实践中汲取奋进力量,以实际行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民族团结与时代发展。
实践团在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队听讲解员讲述“三老四严”
实践团赴“三老四严”精神发源地——大庆油田采油一厂三矿中四队进行参观学习。通过讲解员的深入讲解,成员了解了“三老四严”精神的发展脉络及先辈们的实干事迹。“三老四严”即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在新时代征程上,“三老四严”精神薪火相传。中四队在其引领下,安全生产超2.3万天,累计产油突破1222万吨,荣膺“石油精神教育基地”,以实干诠释当代价值。实践团赴“三老四严”传统教育室参观学习,深切体悟这一历久弥新的精神坐标所蕴含的磅礴力量。成员们表示,将传承该精神,以中四队石油工人为榜样,在科研中严谨求实、工作中恪守担当、生活中秉持诚信,为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以实际行动筑牢民族团结根基。
实践团赴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循着红色足迹体悟精神内涵。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展现了铁人精神的形成脉络。上世纪60年代国家贫油时期,王进喜带领队伍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他以人拉肩扛运钻机、破冰取水保生产、危急时刻勇跳泥浆池止井喷的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干一行爱一行”的崇高担当。这种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精神,既是石油工人的精神图腾,也为各民族同心同德建设国家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实践团成员认真学习体悟其时代内涵,认识到在新时代背景下,它指引人们在攻坚克难中凝聚共识,使团结奋斗的火种代代相传。
实践团指导教师鲁烨代表哈尔滨理工大学与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副馆长任灵子签约
参观结束后,实践团指导教师鲁烨代表哈尔滨理工大学,与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副馆长任灵子深入交流并达成“大思政”一体化建设共识。双方约定共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基地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基地,携手将铁人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大思政直通车项目”等途径,使其成为滋养青年学子的重要育人资源,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实践团在大庆精神育人展馆听讲解员讲述“大庆精神”
实践团赴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育人展馆参观学习。在魏靖懿老师的讲解下,成员们深入了解到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大庆精神,在油田开发建设历程中始终与铁人精神相互交融。展馆生动呈现了新时代大庆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既展示了王进喜等老一辈铁人的事迹,又凸显了新一代“科技铁人”“新时代铁人”运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赋能油田开发的崭新风范。在师生互动环节,实践团学生代表与魏靖懿老师深入交流。通过问答,成员们深刻认识到:大庆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中爱国与奋斗的典范,铁人精神是其集中体现和生动诠释。大家收获丰硕,表示将坚守艰苦奋斗本色,以创新驱动发展、以团结凝聚力量,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能源事业的宏伟蓝图。
实践团深入“三老四严”精神发源地溯源根脉,赴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追寻风骨,探访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育人展馆体悟传承。三处精神圣地一脉相承,使成员深刻体悟到党的精神谱系精髓——以“三老四严”为基石、铁人精神为旗帜、大庆精神为丰碑。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