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高皇镇迎来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法脉传薪・八秩寻访”实践团队。镇党委委员孔凡奇、潘一实业党委工作部部长孙华昕陪同调研,全面展示高皇镇在产业升级、基层治理、文化振兴领域的创新实践。
绿色发展新答卷
上午,实践团首站走进潘一实业集团展览馆。系统阐释企业如何将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转化为环保建材的闭环产业链。随后,实践团实地探访了潘一实业智能生产车间。中央控制室的大屏实时跳动着环境监测数据与生产指标,切实印证着"科技赋能生态"的深刻内涵。实践团成员感慨:“这不仅是大国重器的技术突破,更是基层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
图为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实践团队成员参观潘一实业集团。郑凤怡供图。
基层党务新实践
作为合肥工业大学法学专业校友,孔凡奇委员扎根高皇镇,将法治思维深度融入基层党务工作。他牵头建立流动党员党支部,设立70余个党员示范岗,推动政策宣传与法治服务落地。面对实践团队的采访,孔凡奇表示,“基层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小事做实,把实事做好。”
图为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成员杜佳锡(左)访谈孔凡奇(右)。郑凤怡供图。
文旅融合新地标
下午,实践团探访淮上渡口。这座承载淮南百年航运记忆的“活化石”,如今正以“交通+文旅”融合模式成为城市转型新地标。渡口既保留货运功能,又新增了游客码头,依托“楚风汉韵”文化底蕴与《六姊妹》取景地效应,打造“工业记忆+自然景观+影视IP”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已成为讲好淮南故事的文化窗口。
图为孔凡奇与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成员合影。郑凤怡供图。
此次调研中,高皇镇与合肥工业大学实践团深度互动,共同探索基层发展与青年力量的结合路径。从“煤都”到“绿城”,从“工业重镇”到“文旅名镇”,高皇镇正以“科创+文旅”双轮驱动,书写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高质量答卷。
图/文:合肥工业大学“法脉传薪·八秩寻访”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kj015
7月26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WAIC)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启幕同期,由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