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进一步提升初中物化生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与应用能力,7月26日,南和区教育局组织的初中物化生教师专题培训活动在南和区第三中学报告厅举行,来自全区各中学的77名物化生教师参加了培训,共同开启一场知识与理念的提升之旅。
上午邀请的授课教师是代永刚老师。代永刚,邢台市南和区第二中学物理教研组长、电教主任,中小学一级教师,南和区骨干教师,南和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工程2.0专家。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协同穿越挑战赛优秀辅导员,第九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定点巡查挑战赛裁判员。多次指导学生参加机器人、无人机比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代老师给我们带来的讲座是《初中物理新课标研读及备课、上课》。代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要点进行了解读,指出核心素养是灵魂、结构化内容是载体、跨学科实践是突破、实验探究是基石、情境与问题是导向、学业质量是标尺、评价改革是保障。代老师给大家提出了教学建议:强调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重视情境创设和问题引导,加强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注重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深度融合,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代老师强调,初中物理基于新课标(2022年版)的备课策略,核心在于从“知识传授”向“核心素养培养”转型。备课需要紧紧围绕物理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展开。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物理备课,是一项以核心素养为灵魂、以深度研读课标和精准分析学情为基础、以设计素养导向为目标和情境化探究活动为核心、以多元化评价为保障、以持续反思改进为动力的系统工程。
代老师指出,基于新课标的上课策略,需要注意以“问题”为起点, 激发内在动机;以“探究”为核心, 经历科学过程;以“思维”为主线, 发展科学素养;以“应用”为导向, 联系生活科技;以“合作”为常态, 促进共同成长;以“评价”促发展,关注全面进步。
代老师为教师们详细阐述了如何在课堂中有效落实物理新课标要求,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
下午邀请的授课教师是张卿老师。张卿,中小学一级教师,拥有学科教学(化学)研究生学历,现任邢台市南和区第二中学初中化学教研组长。长期坚守在教学一线,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作为教研组长,具备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在教育实践中追求卓越,多次在区级优质课比赛和市级教师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奖。
张卿老师的讲座题目是《课标引领 ,备课筑基 ,课堂生花》。张老师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阐述:“课标引领”,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我们教学的“北斗星”和“施工图”。“备课筑基”,这绝不是简单的写教案、抄教参。它是课堂的根基,是教师的底气,是真真正正地基于课标、基于学情,去研读教材、设计路径、预判学情、准备资源的过程。“课堂生花”,这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最终呈现和检验场。
张老师深入剖析了新课标的核心要点,强调以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变革,指出要从知识传授转向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张老师通过丰富的教学案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融入日常教学,为教师们指明了方向。
通过培训,教师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刻地理解,掌握了更有效的备课方法和教学技巧,为提升物化生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相信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们将把所学运用到课堂中,让物化生课堂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通讯员 白玲)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