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市民陈女士带着7岁的儿子松松(化名)来到南昌爱尔眼科医院就诊。据陈女士反映,孩子近期频繁眨眼,总抱怨"眼睛里有东西",但家长反复检查未发现异物。经该院黄海主任详细检查,松松被确诊为睑板腺功能障碍合并睑缘炎,需系统化干眼治疗。这一案例再次为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的健康风险敲响警钟。
频繁眨眼背后藏隐患 专项检查揪出病因
"孩子最近写作业时总揉眼睛,说眼睛又干又痒,像进了沙子。"陈女士描述,起初以为是用眼疲劳,但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接诊的黄海主任发现,松松除眨眼频繁外,眼睑边缘还有轻微红肿,通过裂隙灯检查、睑板腺成像等专项评估,最终确诊其患有中重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同时伴随睑缘炎。
黄海主任解释,睑板腺是分泌油脂维持泪膜稳定的重要组织,"当腺体堵塞时,油脂分泌不足会导致泪液蒸发过快,引发干眼症。儿童患者常表现为眨眼、揉眼,严重者甚至出现角膜上皮损伤。"
电子产品成"帮凶" 儿童干眼症发病率攀升
问诊中发现,松松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超过3小时。黄海主任指出,近年来门诊接诊的儿童干眼症患者明显增加,"电子屏幕的蓝光刺激会降低眨眼频率,而儿童睑板腺发育尚未成熟,长期注视屏幕更易导致腺体萎缩。"
黄海主任强调,儿童干眼症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反复性结膜炎、角膜溃疡,甚至影响视力发育。
个性化治疗显成效 家庭护理不可缺
针对松松的病情,医院制定了"强脉冲光治疗+睑缘深度清洁"的综合方案。黄海主任介绍:"强脉冲光能软化睑脂、杀菌抗炎,配合睑板腺按摩可恢复油脂分泌功能,同时进行深度清洁,保持睑缘洁净。"经过两次治疗,松松的异物感基本消失。
但黄海特别提醒,治疗只是第一步:"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建议遵循20-20-20法则(每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20秒),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医院还为松松定制了家庭眼健康护理方案。。
随着暑假来临,儿童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增多。黄海建议家长每年为孩子做一次眼表综合检查,尤其要关注睑板腺状态,"早期发现腺体缺失或变形时,通过治疗和护理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