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患者检查眼睛
7月12日,还没到下午2点30分,江门爱尔新希望眼科医院视光科诊室前,已有家长带着孩子等候就诊。暑假以来,来该院咨询验配“OK镜”的人增多,多是8—12岁的儿童,其中,既有初配的孩子,也有回来更换镜片的。
下午3时许,李女士带着女儿晓娴来验配框架眼镜。晓娴是“OK镜”的“老用户”了,戴了9年。因为开学读高三,要住宿,再加上度数趋于稳定,为了方便,母女俩才决定更换框架眼镜。
晓娴近视较早,小学一年级就近视。后来的两年,度数增长较快,三年级时已接近300度。“照这样,小学还没读完,她就高度近视了。”李女士说,为了控制度数的增长,她为女儿配了“OK镜”。佩戴后还是有效果的。9年时间,晓娴度数增长不到200度。
什么是“OK镜”?视光科主任荣小玲介绍,“OK镜”全称角膜塑形用硬性透气接触镜,是一种硬性隐形眼镜。镜片内表面采用与角膜形态相逆的四弧区反几何设计,依据泪液流体力学效应,使角膜中央变平,矫治中低度近视,同时产生可控的近视化周边离焦,从而延缓眼轴增长,有效阻止近视度数的快速加深。“OK镜”是近视防控的一种手段,它的作用有两个:白天获取清晰的视力,延缓近视的发展。”
“OK镜”不是越贵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跟近视手术一样,“OK镜”需要“量眼定制”,医生会根据屈光情况、角膜形态等给予建议,患者可在试戴后再选择。
此外,“OK镜”并非人人都OK。一般8岁以上、眼部情况良好、无隐形眼镜禁忌证、近视度数在600度以内、散光在300度以内、依从性好的青少年,经检查后才可验配。如果“OK镜”的参数合适,后期做好清洁护理,定期随访,安全性较高。
爱尔眼视光研究所、爱尔数字眼科研究所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湖南省眼视光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共同发布《爱尔眼科角膜塑形镜临床应用大数据报告》(简称《报告》)。
《报告》抽样选取了2014—2022年间,在爱尔眼科集团各医院验配“OK镜”的人群,样本覆盖中国30个省份,样本量达23.7万例。数据显示,相比佩戴普通单光框架眼镜,各个年龄阶段的近视人群佩戴“OK镜”后,眼轴增长程度均能有所抑制。
临床中,不少家长和孩子也尝到了“甜头”。儿子读五年级时,家住蓬江的王女士就为孩子验配了“OK镜”。现在儿子初中毕业了,度数仍稳定在350度,这让她挺满意。
上个星期,新会的黄同学找荣小玲更换镜片。今年19岁的他从小学开始近视,戴了普通框架眼镜度数仍在涨,四年级时已经450度。在荣小玲的建议下,他选择了“OK镜”。10年来,黄同学的度数不仅没涨,反而降了50度。当荣小玲告诉他,可以停戴时,他选择继续戴。
“OK镜”尤其适合近视增长较快的未成年人。在适配“OK镜”后复查的孩子中,近视控制效果都不错,有的甚至出现了度数回退的情况,让人惊喜。”荣小玲说。
在适应证范围内,越早戴镜,近视防控的效果越好,最好戴到18岁。需要提醒的是,“OK镜”属于三类的医疗器械,要经过严谨的验配检查,建议到有资质的医疗机构验配,并做好后续的镜片清洁护理。佩戴过程中,如出现眼睛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