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服务超越了冰冷的数字流转,便有了直抵人心的力量。在威海银行,“以客户为中心”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融入血脉的服务哲学——它是为企业纾困时的“特事特办”,是为老人跨越数字鸿沟的“量身定制”,是为异乡人搭建便利桥梁的“主动延伸”。这些藏在细节里的坚守,让金融服务不仅解决问题,更传递着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在时代浪潮中写下温暖注脚。
应急机制:助企业纾困“特事特办”
暮色中的威海银行羊亭支行,曾为一笔“不能等”的贷款还款按下“暂停键”。企业贷款即将逾期,会计李女士焦急赶来时,营业时间已过,大额支付系统已关闭,常规流程下资金无法转出。但威海银行没有让“规则”成为终点:支行启动应急机制,紧急申请延时结账,总行运营部高效协同,开辟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客户紧急需求。在特批的延时窗口内,支行员工凭借严谨的操作规程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克服时间压力,精准高效地完成操作,确保企业按时履约,为企业化解了潜在信用风险和经营损失。
这看似寻常的“再等一等”,实则是金融机构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当流程为需求让步、系统为客户重启,展现的不仅是服务的灵活性,更是“急客户所急”的担当——在企业最需要支撑的时刻,金融服务化作坚实后盾,让“以客户为中心”从理念落地为看得见的行动。
智慧助老:帮老人跨越“数字鸿沟”
在数字化金融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老年群体常常面临“数字鸿沟”难题。威海银行济南分行充分考虑老年客户的实际困难,以数字化赋能适老服务,多措并举为老年客户排忧解难。
近日,68岁的赵阿姨因多次输错密码造成银行卡锁定,导致20万元到期存单无法支取。考虑到赵阿姨家中老人需要照料且出行不便,济南分行第一时间启动适老服务预案:工作人员携带老花镜和纸质版业务操作“明白纸”上门,借助视频银行,协助老人完成密码重置业务。业务办理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向老人讲解业务步骤,还为老人录制了“济南话版”语音操作指南,并为其提供24 小时线上咨询服务。
此次服务只是济南分行适老服务的一个缩影。针对老年客户群体,分行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服务措施——在服务指引方面,制作大字版、图文并茂的业务操作 “明白纸”,录制语速放缓的“方言版”语音操作指南,帮助老年客户轻松掌握业务流程;在客户管理方面,建立老年人专属服务档案,详细记录客户特征及服务偏好,实现个性化服务;在服务响应方面,开通 24 小时适老服务专线,确保老年客户在遇到问题时能及时获得帮助。这系列举措不仅是为业务办理提供方便,更是一场跨越数字鸿沟的情感陪伴。
延伸关怀:为异乡人搭建“便利桥梁”
对于初到中国的外籍人士,支付习惯和语言障碍常是首要困扰。威海银行长峰支行立足区域特色,以专业能力破解支付难题,让异乡人感受这座城市的包容与温暖。
韩国籍客户朴先生因无法使用移动支付,遂至长峰支行寻求帮助。支行员工迅速为其开通手机银行,并讲解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生活缴费等功能。了解到朴先生需长期在华工作生活,支行员工主动延伸服务半径,贴心指导其绑定快捷支付,畅享扫码购物之便。
金融服务从来不止于资金流转,更承载着城市的开放与包容。威海银行用“懂需求”的服务,为外籍人士消除了语言与流程的障碍,让他们在陌生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这种跨越国界的关怀,不仅提升了服务体验,更让金融机构成为城市形象的“窗口”,传递着一座城市的友善与温度。
威海银行的服务,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传递了人文关怀,生动诠释着“以客户为中心”的承诺。未来,威海银行将坚持“扎根山东 精诚服务”的理念,用专业与温情守护每一位客户的信任托付。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