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沪深两市震荡分化,港股走强,非必须消费、医疗保健、资讯科技等港股行业涨幅靠前。截至10点20分,H股ETF(513600.SH)涨1.68%,阿里巴巴-W上涨1.74%。
申万宏源证券分析指出,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关注度提升,外资或正在流入港股市场,主要体现在港股IPO基石投资者和A-H溢价收敛、部分个股出现港股溢价等方面:其一,港股IPO市场火热,外资正在从港股IPO的基石投资者途径大量流入中国资产。基石投资者是指在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或上市前融资阶段,以约定价格提前认购一定数量股份的机构投资者(如主权基金、养老金、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等),基石投资者的股份须设禁售期,港股市场一般为上市日起至少六个月。在禁售期内,基石投资者不得直接或间接出售其所持股份。外资基石投资者的投资金额和投资占比连续上升,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5年在中国香港市场IPO上市的公司中,基石投资者占45.2%,2023、2024年该数字分别为33.2%和31.0%。与此同时,港资基石投资者占非外资比例也在上升,2023、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这一比例分别为33.2%、51.0%和65.5%,从资金来源结构来看,当前港股基石投资者中的外资主要来自英国、美国和新加坡的国际资产管理机构,也包括中东主权基金和东南亚家族办公室等。其二,行业维度,近期南向资金和外资对银行、医药生物、电子、非银金融、有色金属、房地产、计算机、轻工制造等港股通行业持仓比例明显上行。其三,A-H溢价收敛,港股出现估值溢价,外资对中国核心资产仍有大量配置需求。截至2025年6月30日,沪深港A-H溢价回落至130%以内,与2021年初水平相当。另有5只A-H两地上市的股票出现港股估值溢价(要求PEttm均为正值),即港股PE估值高于A股PE估值。在未来全球金融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中国香港将扮演重要角色,港股优质资产繁荣度预计不断提升,成为本土在岸资金+全球新秩序下的核心资本市场,建议持续关注港股市场的中长期配置机遇。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