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有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刘红旗,一位退休教授历时四年精心创作完成《画笔下的述说——纪念革命老人翁明哲》画册,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历史。近日,我们有幸对这位执着于红色记忆的艺术家进行了深入采访。
红色画家:一位共产党员的艺术追求
刘红旗,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属于改革开放后的老三届大学生,退休前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教师,教授职称,2020年退休。在长达37年的教学生涯中,他先后承担了成人学历教育、公务员培训、高职教育等方面的课程及教学管理工作。不仅培养了各行各业的无数优秀学子,还研究区域经济、创意经济和职业教育,发表了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市级社科科研成果奖10余项。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家里珍藏的一本20世纪50年代出版的《美术日记》,成为我学习美术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刘红旗回忆道,“这个爱好竟然坚持了50多年,画的画也放满了一屋子。”退休后,他谢绝了许多社会聘任机会,而全身心投入美术创作,多次在全国学术类刊物发表美术作品、诗歌和理论文章,并参加全国及国际线上、线下美展。作品入选纪念珍藏邮折(中国澳门邮政)及“一带一路当代艺术名家系列推荐”。现担任中国艺术国际当代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意外发现:一段尘封的革命家史
据刘红旗回忆,翁明哲老人是他未曾谋面的外祖父,甚至,家中连一张他的照片都没有。“我年幼时,听我母亲讲过外祖父,他曾是地下党,在上海老家闹革命,遭反动派追杀,逃到西北,改了名字。老家的县志对外祖父闹革命的事情有记载。我母亲讲述是零零散散的碎片回忆,在我的记忆中是较模糊的。”刘红旗说,“由于父母工作忙,我从小由外婆照顾,却未见过外公,总感到有一种情感上的缺憾。
血脉总相依。刘红旗说:“我有幸生活在一个网络传媒发达的时代,2019年,一次偶然的搜索,意外地在网上发现了外祖父翁明哲(赵可梅)的简历资料,进而,还查到大量有关他和老一辈革命家的纪念文章、论文、评论、文艺作品等等。就这样,结合母亲曾经只言片语、断断续续的讲述,外祖父的形象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起来。”
翁明哲(1906-1972),又名翁正心,易名赵可梅,上海金山人。这位革命老人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他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曾参加了毛主席主办之第六届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学习,担任过上海金山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参与组织领导了上海金山新街暴动,后因反动派的追杀,辗转西北,参加了抗日部队,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抗战老兵。
“最让我感动的是,虽然外祖父由于历史原因与党失去联系,但他始终恪守着‘严守党的秘密,永不叛党’的誓言。”刘红旗动情地说,“无论在哪里,外祖父翁明哲都没有做过有损于党和人民的事。这是使他和家人都感到自豪和欣慰的。”
艰辛创作:用艺术还原历史真实
从2019年底到2024年初,刘红旗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画册创作中。这部厚重的作品包含160余幅画作(其中素描、油画各80余幅)和2.7万字的文字说明,将翁明哲的革命生涯分为五个历史时期生动再现。
1.大革命时期:展现“五卅运动”中进步青年的觉醒,如《庄严的时刻》描绘了秘密入党的场景。
2.土地革命时期:重点反映松浦特委领导的农民暴动。其中,《新街暴动前夜》生动再现1929年金山县委组织的武装斗争。
3.抗日战争时期:记录了翁明哲(易名赵可梅)参加忻口、中条山战役的抗战经历。
4.解放战争时期:描绘翁明哲寻找组织未果的曲折历程。
5.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展现翁明哲父女重逢等温情场景。
“创作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是历史细节的还原。”刘红旗举例说,在绘制入党宣誓场景时,他经过考证发现,在党的七大之前,党旗样式并不统一。为此,他专门查阅了有关文献,并参考山东等地保存的早期党旗照片,最终完成了两幅不同版本的有党旗场景的画作。
就连入党誓词的选用也颇费周折。刘红旗经过多方考证,最终采用了1927年的版本:“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体现了一位学者型艺术家的专业素养。
《画笔下的述说——纪念革命老人翁明哲》不仅是一部家族记忆的载体,更具有重要的党史研究价值。刘红旗指出:“1928年成立的松浦特委,由陈云同志担任组织部长,领导上海郊县的农民运动,这段历史是研究我党早期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特别推荐读者关注土地革命时期的内容:如“小蒸枫泾暴动”“庄行暴动”“金山新街暴动”等发生在上海郊县的革命暴动,虽然规模不大,但声名威震江浙、上海。它生动反映了党在农村的革命实践,对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革命战略的形成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
创作感悟: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
“整个创作过程是激动、忐忑与欣慰的复杂交织。”刘红旗这样总结四年来的心路历程。让他激动的是发现了家族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党史的深刻联系;让他忐忑的是对史料把握是否准确;而最让他欣慰的是能够用专业特长为社会做出贡献。
值得提出的是,在众多作品中,刘红旗最珍视的是那些充满人情味的画面:有《父女相见》中感人至深的亲情,《翁明哲与徐明哲》中深情厚谊的朋友情,《嘉善党组织营救翁明哲》中体现的组织关怀……这些作品提醒我们,革命者首先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我们相信,每一段革命历史背后都有无数感人的故事,这些珍贵记忆需要我们用心去挖掘、去保存和艺术再现。让红色主题的作品中呈现出人性的光辉。
艺术特色:革命现实主义的当代表达
关于这本画册的绘画风格,刘红旗深受胡一川、莫朴、罗工柳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影响,始终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我的画面不求精细华丽,而是要追求质朴真实的艺术效果。”如提到的《党的会议——纪念上海金山最早的五位党员》这幅作品,试图还原当时简陋的茅舍、桌凳、用具等,烘托出质朴的环境氛围。而通过油灯与黑暗的强烈对比,象征着革命火种在沉沉暗夜中闪耀。
这种艺术风格的选择源于刘红旗对红色题材创作的深刻思考:“我认为这类创作首先要真情投入,其次要准确把握史料,最后才是艺术表现方式的选择。”
结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无论我们走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这部凝聚四年心血的画册,不仅是一位晚辈对先辈的深情追忆,更是一位共产党员对初心的坚守,一位艺术家对历史的敬畏。
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我们需要更多像刘红旗这样的践行者,用各种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正如他所说:“革命先烈的精神永不过时,他们的牺牲与奉献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
这本画册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也必将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它提醒着我们:红色记忆永不褪色,革命精神代代相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这种精神将永远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责任编辑:kj015
——新西兰纽乐曼国内首款进口便携装高纯度DHA+PS液态饮,实力加冕!近日,中国分阶营养领导品牌-Newlamon纽乐曼重磅官宣推出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