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屋脊的严酷环境中,一场关于新能源皮卡极限性能的终极测试正在展开。近日,由中汽中心携手中科院开展的“探索雪域之巅守护蔚蓝星球”珠穆朗玛峰生态保护科研行动圆满收官。吉利雷达地平线EM-P以卓越表现征服了海拔5000多米的极端环境,圆满完成各项科考任务,同时在中汽中心组织的高海拔皮卡极限性能挑战赛中创下多项纪录。
在被誉为“地球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区域,吉利雷达地平线EM-P面临了前所未有的严苛考验。这款新能源皮卡不仅需要克服高海拔缺氧、极寒天气等恶劣环境,还要承担科研人员运输、精密仪器搬运、样本冷链保存等重要任务。令人惊叹的是,在整个科考过程中,吉利雷达地平线EM-P始终保持零故障运行,展现出惊人的可靠性。
极限性能测试环节,吉利雷达交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单。在含氧量不足平原60%的环境下,其搭载的3挡DHT智能换挡系统与智能能量管理算法协同发力,将传统油电转化效率提升20%。实测数据显示,车辆满油满电状态下跑出1017.8km综合续航,纯电续航达96km,达成率超96%,彻底打破了高海拔地区新能源车“续航打折”的固有认知。
馈电能耗测试中,吉利雷达地平线EM-P在载重620kg条件下,以5.9L/100km的优异表现完成测试。这一成绩得益于其智能能量分配策略——纯电/增程/直驱模式毫秒级智能切换,配合整车控制器(VCU)的实时路况感知能力,实现了能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海拔3700米的陡坡挑战。面对65%坡度、1000kg载重的极限条件,吉利雷达地平线EM-P的智能电四驱系统仅用20毫秒完成扭矩分配,配合隐藏式大梁设计,如履平地般完成挑战,展现出碾压同级的越野性能。
在实际科考任务中,吉利雷达地平线EM-P的表现同样出色。在含氧量不足平原50%、最低气温-20℃的极端环境下,它连续多日往返于海拔5000多米的珠峰大本营与冰川无人区之间,可靠地完成了人员物资运输任务。其超强外放电功能为科考设备提供稳定电力,智能温控货箱则确保了生物样本的安全保存。
“它比我们更适应高原!”一位科考队员如此评价。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吉利雷达地平线EM-P在高海拔环境下动力响应更迅捷,且完全不受缺氧影响,被科考队誉为“高原工作王”。
除了卓越的性能表现,吉利雷达地平线EM-P还为高原生态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其新能源动力系统大幅减少了碳排放,为脆弱的珠峰生态环境提供了更好的保护。这种环保特性与科考行动的宗旨高度契合,彰显了吉利雷达品牌的技术实力与社会责任感。
此次珠峰科考行动的成功,不仅验证了吉利雷达地平线EM-P的卓越性能,更展现了新能源皮卡在极端环境下的巨大潜力。作为中国新能源皮卡的代表作,吉利雷达用实力证明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全球新能源皮卡的发展树立了新标杆。
未来,吉利雷达将继续深耕技术创新,推动新能源皮卡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为人类探索自然、保护环境提供更优质的移动解决方案。从珠峰起步,吉利雷达的绿色征程正在向着更广阔的天地延伸。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