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7月5日,星星·“湘”育筑梦团在指导老师邓皓云、李萍的带领下,赴邵阳市双清区高崇山镇短陂桥村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新媒体技术赋能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图为团队与短陂桥村书记合照
党建引领聚合力,农文旅融合绘新篇
在短陂桥村村委会召开的座谈会上,村党支部书记付曾军向团队详细介绍了当地“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创新模式。该村依托特色资源,打造了集辣椒酱加工、长富半岛、梅花鹿养殖、葡萄种植、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农文旅产业链,并计划投产辣条厂,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我们的辣椒酱从种植到加工全程本土化,品质有保障,但亟需拓宽销售渠道。”付曾军表示,希望借助高校团队的智慧与技术,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图为座谈会
青春力量注活水,电商赋能拓销路
筑梦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辣椒酱基地、长富半岛、梅花鹿养殖基地等产业一线调研,挖掘特色亮点,并迅速策划首场电商直播活动。直播以“短陂桥辣椒酱”为核心产品,通过现场展示、工艺讲解、互动试吃等方式,有效提升了产品曝光度,为后续常态化助农直播奠定了良好基础。团队成员文姗婷表示:“我们将持续优化短视频推广、社交媒体营销等方案,让‘土特产’搭上‘数字快车’。”
图为参观长富半岛——渔场
图为参观梅花鹿基地
图为学生直播
校地联动促振兴,知行合一显担当
此次实践是高校与乡村“双向奔赴”的生动缩影。团队不仅为短陂桥村注入了新媒体营销的新理念,更通过实地调研梳理出“文化赋能产品包装”“研学路线开发”等长效建议。指导老师李萍指出:“乡村振兴需要‘输血’更需‘造血’,青年学子应在实践中厚植乡土情怀,贡献创新智慧。”
图为指导老师李萍发言
短陂桥村以产业融合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星星·“湘”育筑梦团则以青春之力搭建产销对接“云上桥梁”,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可复制的“青春样板”。
(邓皓云 李萍 黄颖)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