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由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主办的“第九届渔民节暨海集滩西第三届渔民文化节”在海集滩西商业街盛大开幕。本次活动以“传承渔文化 赋能新渔村”为主题,通过民俗展演、海味市集、民宿体验等系列活动,展现当地从“耕海牧渔”到“枕海而居”的转型成果。其中,渔嫂群体依托精品民宿开拓的“民宿+”模式,成为文化节上备受瞩目的乡村振兴实践样本。
张家台村作为阳光海岸绿道沿线的“旅游名片”,近年来在卧龙山街道政策扶持下,渔家乐产业逐步向精品化、主题化升级。文化节现场,渔嫂秦霞的“民宿”作为典型案例亮相。2024年,她将闲置房屋改造为5间主题阳光房,搭配花园庭院和亲子互动区,五一假期至今持续满房。“短视频平台帮我们吸引了全国游客,八月预订已排满。”秦霞说。
同样转型成功的还有渔嫂王梅娟。其经营的“民俗”融合渔网、贝壳等元素,打造“一房一景”风格,实现“休渔期做民宿,开海期卖海货”的全年创收模式。“现在客人把这儿当‘海上乐园’,回头率超八成。”王梅娟介绍。
卧龙山街道2024年出台《创新推动主题民宿发展实施方案》,通过简化审批、补贴装修、技能培训等举措,推动形成“海、山、茶、村”四大主题民宿集群。文化节期间,渔嫂们还展示了赶海体验、海鲜烹饪等特色服务。游客李女士感叹:“住民宿不仅能看海,还能学织渔网体验感十足。”
本届渔民节深度融合民俗与产业,设置非遗表演、海集滩西特产展销等环节。山海天旅游度假区卧龙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渔民节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舞台,更是渔村转型的窗口,本次活动以渔民文化节为契机,通过打造特色文化IP,进一步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有效带动周边民宿、餐饮等业态增收。未来将深化“民宿+渔业+文化”模式,让更多渔嫂从“灶台”走向“前台”,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从“靠海吃海”到“向海图强”,卧龙山渔嫂们正以智慧与勤劳,在碧海蓝天间绘就共同富裕的新画卷。(曹绍燕)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