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品如云纵览光影长河,金曲联动献上文化盛宴。7月7日晚,市文联以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在老舍剧场举办“光影传奇・岁月回响”国际影视文化收藏展暨世界电影金曲音乐会。作为市文联“风韵北京”国际民间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板块,大批珍贵影视周边展品及配套演出活动,为首都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市民群众、高校暑期在京学生奉上精彩文化厚礼。
图1 “风韵北京”国际影视文化收藏展
经典触手可及:方寸之间见百年光影
在老舍剧场前厅举办的影视文化收藏展由“世界电影”“中国电影”两大主题板块构成,以中外优秀电影作品创作时间为线索,通过书信、手稿、文件、签名照片及收藏卡等丰富载体形态,近距离为观众展示了50余位中外传奇影人的亲笔手迹原件。一件件封存经典光影时刻呼吸和心跳的珍贵展品,带领观众纵览世界电影130年和中国电影120周年的光影长河。
图2 “风韵北京”国际影视文化收藏展
图3 来京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的拉萨市文艺工作者观展
图4 暑期在京留学生观展
图5 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马新明观摩AI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演示
从1913年《难夫难妻》90周年纪念座谈会的议程单,到1950年《我这一辈子》石灵的亲笔信;从1994年《国产凌凌漆》周星驰场记板,到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导演的亲笔签绘……见证中国电影120年事业发展历程的珍贵展品一一在列,吸引着诸多观众和影迷驻足打卡。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亲笔信、玛丽莲·梦露签名页、让娜·莫罗亲笔信,多个首次在国内展览公开亮相的珍贵藏品,为影迷重温经典、沉浸式与国际影视名家大师实现跨时空对话,提供了触手可及的珍贵体验。
图6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亲笔签绘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恰如今日生机勃勃的中国电影,正以昂扬姿态,意气风发;久历时光却依旧清晰如昨的《凌凌漆大战金枪客》场记板,似是在诉说一代代中国电影人奋斗的历程;奥古斯特·卢米埃尔的亲笔信,则像是一位沉默却睿智的老人,向观众娓娓讲述着电影这一门艺术初生趣闻。一串串熟悉的名字,一部部经典的作品,引得无数观众会心微笑,频频驻足,恰如一列缓缓而来的时光列车,穿越了百年光阴和万千世界,将电影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与背后故事,润进了观众心里。
图7 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亲笔信
金曲动人心弦:声连中外谱光影诗篇
作为展览的听觉延伸,中歌爱乐交响乐团为观众带来了又一场文化盛宴。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郑义、大提琴演奏家逯泳、黑管演奏家刘顺江等国家一级演奏员,以及来自俄罗斯的小提琴演奏家Anna Ganin等演奏名家倾情携手,以动人旋律带领观众重温经典电影场景,不仅唤起了人们对电影艺术的美好回忆,同时也以音乐为“画笔”,将此次展览中所关联的诸多展品,以及电影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为观众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的光影诗篇。
图8 “风韵北京”世界电影金曲音乐会现场
《一步之遥》《一生所爱》,爱之美好在音乐声中悄然生长;《波基上校进行曲》《万泉河水清又清》,烽烟岁月在音乐声峥嵘再现。一位现场观众在演出结束后激动地说:“好几件展品就像是我陌生却又熟悉的老朋友,似乎有无数的故事要向我诉说;一首首影视金曲则仿佛变成了一幅幅写满了我珍贵回忆的画卷,带着我穿越时空,如痴如醉。”
图9图10 乐团演绎经典电影配乐
图11 展演活动丰富在京留学生暑期生活
光影记录时代,交流助力融合。自首届“风韵北京”国际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开展以来,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搭建起了对外交流的崭新平台。高质量的国际化活动不仅为中外文艺界互促互鉴、创作更多更好文艺作品注入了源头活水,同时也为首都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和市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赏鉴多元艺术、近距离品味名家经典的良机。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