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炎炎夏日的六月,南昌大学法学院法润万家社会实践队成员们,怀揣着满腔的激情与责任感,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他们以“普及法律知识与推广普通话”为宗旨,将青春的印记镌刻在井冈山及其周边的每一寸土地上。
探红址汲力赋能普法路,走乡野传声点亮推普灯
踏入井冈山这片充红色热土,法润万家社会实践队开启了实践之路。首先,队员们抵达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那里回荡着历史的回声,革命的余温犹存。珍贵的文物和详尽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革命先烈们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辉煌历史。在这里,队员们对红色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汲取了前进的力量,为接下来的实践活动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基石。同时,队员们也在思索如何将红色精神与普法及推广普通话工作相结合,创作出更具感染力的普法宣传内容以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队员们接着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走进了井冈山市光明乡汉头村,我们队伍与当地实践基地紧密对接,精心为当地的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堂趣味盎然的普通话小课堂,教孩子们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引导村民朗读红色经典,小朋友们在课堂中积极举手参与互动,勇敢表达,在队员蔡好好的引导下说出来了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同时,队员们也深入田间地头,接挨家挨户宣传法律知识,纠正村民的方言发音问题。在一户村民家中普法时,我们队员为村民讲解《民法典》中关于婚姻家庭的内容时,一位大姐向我们感慨到:“这些知识太有用了,以前好多事都不懂。”那一刻,我们深刻感受到普法与推广普通话不仅是知识的单向传递,更是一场温暖人心的双向交流。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用所学知识回馈乡村、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图为法润万家队员在井冈山博物馆前合影 法润万家 郭嘉辉 摄
图为法润万家队员与山区儿童互动 王雨欣 摄
图为法润万家成员与山区儿童合影 法润万家 王雨欣 摄
图为法润万家成员入户讲解法律知识 法润万家 王雨欣 摄
校地携手于圩镇播撒法律火种,五所同行借实践夯实法治基础
当青春的脚步叩响井冈山厦坪镇的青石板路,法润万家社会实践队与当地政法委、司法局、法院、检察院、公安局携手定点普法,在圩镇的烟火气息中,点燃了法治的星火。阳光下,法律知识不再是冰冷的条文,而是被队伍成员们化作一场场妙趣横生的互动游戏——模拟法庭判案的唇枪舌剑、法律emoj猜猜猜的欢声笑语,让法治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浸润每一位居民的心间,现场收获的掌声与赞叹,是对这场普法实践最热烈的回应。
队伍行程不止于此,我们循着司法之光,探访了井冈山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综治中心、社区矫正中心及“井警有条”特色单位。推开人民法院的大门,审判庭内庄严的国徽下,工作人员的细致讲解让审判流程徐徐展开,让我们触摸到司法严谨公正的脉搏;走进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的使命担当、未成年人保护的温情守护,让法律的温度与力量跃然眼前;在综治中心与社区矫正中心,基层治理的智慧图谱缓缓铺陈,矛盾调解的艺术、治安管理的巧思,无不彰显着法治建设的“绣花功夫”。此次实践学习,不仅让我们对法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激发了我们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我们将继续用所学知识回馈乡村,助力乡村振兴,让法治之光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熠熠生辉。
图为法润万家与政法委、公检法司多部门同时开展活动合照 法润万家王雨欣 摄
图为法润万家参观井冈山矫正中心 法润万家王雨欣 摄
螺溪茶馆传法律之声,塘洲之家筑法治之基
法润万家社会实践队最后抵达泰和县,联合当地司法局在两镇展开法律明白人培训,在幸福茶馆里,茶香袅袅中,法治的种子在村民们的心田悄然萌芽,这个昔日里村民们闲话家常的场所,如今成了法律知识传播的新阵地,茶香与法治的芬芳交织——八仙桌旁,成员们化身故事讲述人,将晦涩的法律条文编织成邻里间的家常话,用真实案例剖析婚姻纠纷、土地流转的症结;第五日的统战之家内,一堂充满温度的普法课正在上演,成员们紧扣乡村生活实际,细致讲解了劳动纠纷、网络诈骗以及土地承包等相关法律知识,让村民们明白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学会了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村民们围坐聆听,时而凝神思索,时而踊跃提问,这堂生动的普法课,不仅增强了村民们的法治观念,更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这里,法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冰冷条文,而是与村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温暖力量。在当地司法局与队伍成员们共同的努力下,法治之光在螺溪镇与塘洲镇的土地上熠熠生辉,照亮了乡村法治建设的道路。
图为法润万家在泰和进行普法宣传 法润万家王雨欣 摄
通过南昌大学法学院法润万家社会实践队的不懈努力,井冈山的山山水水见证了普法与红色精神的深度融合,以及乡村振兴的法治之光。队员们不仅将法律知识和普通话的种子播撒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更在实践中锤炼了自我,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名,为法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让井冈山的普法之路越走越宽广,让法治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南昌大学法润万家 蔡好好 冯皓阳)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