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至20日以“融合创新·共育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教育峰会在深圳举行。作为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广东省高教外语研究院参与峰会,与来自粤港澳三地及国内教育界的近500位专家、学者、机构负责人及一线工作者齐聚一堂,共同擘画在数字化浪潮下社会教育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探寻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质量发展之道。
开幕式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化赋能中心主任乐海猛深刻指出,数字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塑教育生态。他强调,社会教育必须把握智能化发展先机,发挥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的引擎作用,深化湾区多地联动,合力构建开放共享、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新格局。
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协会会长邹舒寄在致辞中提出四点发展建议:一是坚持全人教育,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二是提升国际化水平,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新时代人才;三是加快AI赋能教育创新,推动智慧化、个性化学习;四是构建大湾区全人教育产业联盟,整合优质资源,打造社会教育地图。
峰会思想碰撞热烈,观点深邃。广东省名校长周国平权威解读了当前社会教育政策导向,为湾区机构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深圳市龙岗区人大代表、金翅膀教育培训中心创始人李泽红以视频形式深情讲述了二十年深耕社会教育及公益事业的坚守与奉献,并就行业规范化发展积极建言。巴克兰海外教育集团代表欧文回溯集团三十余年发展历程,深刻阐释了教育机构基业长青的核心在于坚守育人本质,以学习者为中心驱动持续创新。峰会发起人刘昕则从政策引领、技术驱动、资源聚合三维度,为机构未来发展勾勒出清晰蓝图,并展示了其团队在“社会实践活动”领域的创新成果。
5月20日,“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教育产教融合暨高质量就业校企沙龙”于深圳职业技术大学立达书院成功举办。高校与企业代表围绕“订单式培养”、“实习基地共建”等产教融合新模式展开深度对话,致力于打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之间的壁垒,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对接与深度融合,为湾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
广东省高教外语研究院在峰会全程深度参与交流研讨。研究院依托其在高等教育外语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专业优势,为与会讨论人员分享了关于外语教育在服务大湾区社会教育创新发展、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独特见解与实践智慧,彰显了在湾区教育协同发展中的责任担当。
本届峰会及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数字化时代社会教育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前瞻性思路与实践方案,更在推动教育公平、深化产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就业、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等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未来,广东省高教外语研究院将持续关注并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社会教育发展进程,积极参与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为谱写湾区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新篇章、助力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