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郑州大学化工学院的学生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款以固体废弃物磷尾矿为原料的新型环保水泥,不仅实现了废弃资源的高效利用,还显著降低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碳排放,为建材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
变废为宝:磷尾矿成关键原料
磷尾矿是磷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传统处理方式以堆存为主,不仅占用土地,还存在环境污染风险。该学生团队通过创新工艺,将磷尾矿与氧化镁,磷酸盐等结合,在低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高强度胶凝材料,使磷尾矿利用率达到60%以上,大幅减少资源浪费。
环保与经济双赢
与传统水泥相比,该技术具有三大优势:
1.低碳排放:无需高温煅烧,生产能耗降低,CO2排放量针对原工艺路线减少56.78%;
2.低成本:原料以废弃物为主,综合生产成本下降51.94%;
3.高性能:1天抗压强度超40MPa,耐腐蚀性优异,适用于建筑加固、海洋工程等场景。
团队负责人邢安安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吨磷尾矿‘重获新生’,同时推动水泥行业走向绿色低碳。”
产学研联动,推动技术落地
目前,该技术计划在工业地坪、市政工程等领域开展试点应用。团队将进一步优化配方,提升磷尾矿掺量至80%,并申请国家专利。随着“双碳”目标推进,此类创新技术或将成为建材行业的新标杆。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