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富管理行业转型与《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推出的背景下,“金鼎杯”买方投顾资产配置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正稳步推进,为买方投顾服务的探索与创新搭建了关键平台。
近期,大赛举办了一场聚焦宏观经济与全球资产配置的直播活动。本次直播由大赛主办方之一、智能财富管理论坛的秘书长,同时也是北京市东城区立鼎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的闫文涛主持。直播邀请了大赛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胡聪慧,国联民生证券资产配置部全球配置组负责人梁润作为嘉宾,共同探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全球资产配置趋势。本文整理了直播中的核心观点,与读者共享。
以下为直播文字整理——
话题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及中美贸易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影响
闫文涛(主持人):
首先,请胡老师简要分析一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美国关税战对大类资产配置趋势的影响。今天下午,大家也看到了中美之间在关税问题上取得了一些超预期的进展。这些进展对后续宏观和大类资产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先请胡老师为大家做一些分析。
胡聪慧(大赛学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
我们先来看宏观经济形势。国际端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某些新兴力量的政策多变,导致国际经济形势波动反复。国内经济形势这块,这几年主题或者说大家面临的问题相对比较稳定,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传统产业需求不足,但新技术正不断发展。
这几年新技术投资持续加码,今年在很多领域已见到可喜回报,高新技术产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不过,新旧动能转换是长期过程,政策组合拳虽已打出,如财政扩张、货币政策双降及结构性改革等,对内需经济形成托底效应,但见效还需时间,未来内需经济形势向好。
国际方面,自贸易摩擦开始,全球一直试图寻找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替代,但多年过去仍未找到,逆全球化也面临诸多困难。尽管有时对手方采取极端措施如加征关税,但近期联合声明显示中美经贸关系有所缓和,反映出背后经济逻辑,即逆全球化及短期寻找中国供应链替代并不容易。
面对当前国内外环境,资产配置需兼顾防御与进攻。不确定性增加,防御性资产配置必不可少;同时,要关注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贸易冲突缓和后出口端和新技术领域的投资机会,这些对权益资产配置影响较大。防御和结构性机会都是重点。全球权益市场已收复四月初贸易战以来的跌幅,未来市场好转趋势明显,特别是权益市场将进一步好转。不过,防御性资产短期可能面临冲击,如黄金,但中长期仍具配置价值。目前贸易战进入边打边谈的阶段,从配置角度来讲,此时应多加关注权益市场,特别是受益于风险偏好回升的成长性资产。另外对于这些防御性的资产,短期可能会有一些调整,但是中长期我认为依然有比较大的这种配置的价值。
话题二: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和各类大类资产趋势
闫文涛(主持人):
感谢胡老师的分享。下面有请梁润博士分享一下其对于全球资产配置的逻辑以及各类大类资产趋势的看法。
梁润(行业大咖/国联民生证券资产配置部全球配置组负责人):
当前全球经济处于弱复苏阶段,不确定性较去年是增加的。今年1月IMF预测全球经济增速为3.3%,但4月下调至2.8%,主要因美国加征关税及政策不确定性,使得全球经济恢复的变数在加大。四月初,全球经济复苏预期有所回升,预计增速可能略高于2.8%,但仍低于此前3.3%的预测水平。
从已发生的第一、二季度的数据来看,目前海外经济是相对平稳的。二季度以后,从美国的四月非农、美国的PMI等数据来看,美国经济边际变弱但未快速衰退。其他国家和地区,像欧洲、日本的PMI是比较平稳的,英国的有所下滑。但总的来说,海外经济都是比较平稳的,国内的经济是在一季度恢复的比较好。
国内一季度GDP超预期达5.4%,虽关税摩擦引发担忧,但经贸谈判积极进展缓解了这种担忧。中美深度绑定,美国难以快速脱钩,4月中国总出口增长8.1%。所以整体出口目前受到的影响并不大,可能个别企业受影响会大一些。
所以,在此宏观背景下,我们认为目前的大类资产配置应偏均衡,略侧重权益。
目前主要资产配置建议如下:
美股:估值偏高,PE处于历史中位数上方,减税和监管放松有一定支撑,建议低配。
A股和港股:估值较低,关税冲击已逐步缓和,经济呈弱复苏态势,贸易摩擦影响波动向下,建议增加配置至标配。
美债:利率较高(十年期4.4%),有配置价值,但需关注美元走弱和通胀风险,建议适度配置,介于低配和标配之间。
国内债券:国债和信用债利率偏低(约2%),总需求较弱,未来利率可能继续下降,建议标配短期债券。
黄金:近期回调较多,但中长期看涨,受地缘政治冲突、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去美元化趋势支撑。
其他市场:德国、印度等经济体股市表现强劲,可适度配置。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并不构成任何投资意见及建议,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所在机构无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