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白马湖会展中心,一场看似普通的动漫展藏着秘密——这里60%的参展商手握千万级IP,30%的跨界合作在展台直接敲定。操盘者杨凯程,这位被业界称为“会展魔术师”的连续创业者,正用颠覆性思维重构文化产业的游戏规则。
从流量入口到产业中台
2017年,当同行还在比拼coser数量和展位面积时,杨凯程率先在CHICACG博览会植入“产业对接引擎”。他在4000平方米的B区场馆设置“版权银行”,由专业团队实时匹配IP方与制造企业。这种“会展即交易”的模式,让《狐妖小红娘》的联名汉服在展会现场拿下百万订单,杭州某玩具厂借机转型潮玩赛道,三年后登陆新三板。如今,这场年度盛会已沉淀出包含2万家供应商、500个国漫IP的数据库,成为长三角文娱产业的数字基建。
文化出海的密码战争
2023年东南亚市场出现有趣现象:马来西亚便利店货架上,《时光代理人》角色代言的饮料销量超过可口可乐。这背后是杨凯程团队策划的“IP本土化改造”——他们将中国动漫IP与东南亚民俗结合,比如为《刺客伍六七》设计暹罗风格服饰手办,配合TikTok短剧营销,单季销售额突破800万元。更关键的是搭建起“会展-电商-内容”铁三角:通过曼谷主会场辐射的50家线下体验店,消费者扫码即可跳转跨境平台,实现文化消费闭环。
破解人才与商业的魔方
在深圳龙岗动漫展的策展方案里,藏着杨凯程的“商业魔方理论”:用1个主展馆联动3个商业综合体、5个社区文创空间,通过AR寻宝游戏将客流转化为各业态的消费凭证。这种模式使周边商圈单日客单价提升150%,更孵化出“机甲主题咖啡馆”等新型业态。而支撑这一切的,是其团队开发的“人才反哺系统”——与高校共建的实训基地里,学生参与的真实项目可换算为学分,毕业生带走的不是文凭,而是已上线市场的IP企划书。
当被问及未来规划,杨凯程展示着正在内测的“元宇宙会展引擎”:北美用户戴上VR设备,不仅能逛展,还能直接投资IP衍生项目。“文化产业的未来,是将会展变成生产要素的实时交易市场。”这位总比行业快半步的创新者,正在重新定义全球文化贸易的边界。"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