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林省辉南县以考准考实干部为目标,聚焦“考核谁、如何考、怎么用”三个环节,突出精细、精确、精准,建立健全平时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有效激发干部干在平时、比在平时、优在平时,切实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量化考核标准刻度,全方位细化考核指标。按照“考少、考精、考重点”的原则,坚持“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重,定性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主要性格特点和不足进行考量,定量根据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急难险重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坚持“日常联系”与“客观评价”并重,采用组工干部联系制度,建立组工干部联系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机制,运用“赛马”方式,探索实行量化赋分排序,确保干部政治素养、工作实绩等各方面得到公正、客观地评价,激励鞭策干部更好地履行职责。坚持“多种方式”与“因地制宜”并重。聚焦服务经济发展,通过实地走访、现场观摩、查阅工作纪实及会议记录等佐证材料,结合各单位实际,重点关注工作推进落实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操作便捷、特色鲜明的差异化考核,实现“岗位对责、绩效对账”,推动形成精细化考核体系。
优化考核范围标尺,多维度进行综合研判。坚持全员覆盖,打破身份壁垒,将全县县管领导班子和县管领导干部、县管职级干部、其他县管干部一并纳入平时考核范围。对同一领域、同一系统、同一类别的领导干部进行分类分层考核评价,按照单位特点和工作性质相近的原则,将县管领导班子分为六大类别,让考核更具有针对性。强化分类考核,考核正职领导干部重点了解政治领导本领、统筹驾驭全局、谋划工作思路、推动科学发展、抓班子带队伍能力,落实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执行民主集中制等情况;考核副职领导干部重点了解落实党(工)委(党组)决策部署、研究推动分管工作、解决问题方式方法、积极维护班子团结等情况;考核县管职级干部和不担任领导职务但未办理退休手续的其他县管干部重点了解执行与落实情况、服务群众的成效、在岗履职等情况;考核下派挂职锻炼的科级干部重点了解环境适应和角色转换能力、沟通协调和工作实绩、以及群众评价满意度等情况。
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多方面挂钩提质增效。坚持将考核“指挥棒”作用落到实处,树立考核工作“一体化”思想,强化运用平时考核结果,着力构建考人、考绩、考效相协同的“大考核”工作格局。将平时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根据考核结果形成“提拔、晋升职级”“进一步使用”“交流调整”3类干部名单,并作为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将平时考核与优秀年轻干部选育工作相结合,通过深入一线考核,发现一批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储备库重点培养。将平时考核与关心关爱基层干部相结合,通过开展谈心谈话,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组织温暖,激发干部活力。将平时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结果相挂钩,参照平时考核结果,在年度考核中按照规定比例确定优秀等次,不断健全完善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吉林省辉南县委组织部孙林)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