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与轻松健康联合举办的“青年医生成长计划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成功举行。本次会议汇聚了来自全国三甲医院的知名专家、青年医生代表及行业嘉宾,围绕学科建设、科研能力提升、多学科协作、医学科普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青年医生成长注入新动能。
会上,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携手轻松健康联合发起了“青年医生成长计划——科研学术能力提升行动”和“全民健康素养提升6630传播行动”,旨在推动青年医师综合能力的快速提升,加速科技与健康科普融合,为全民健康素养提升注入创新力量。
“人工智能技术依托算力、算法和临床数据三大核心要素,正在重构临床体系。我国虽具备数据规模和算力优势,让它更好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医师高嵩在会上提到。
轻松健康集团副总裁、医疗总经理高雨表示,在医学领域,青年医师的科研能力直接关系着医疗技术创新的深度与广度。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突破性发展,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助力着医学研究。
“随着公众健康需求的升级,科技正深度赋能青年医师的成长。”高雨介绍,轻松健康集团通过整合专家智库资源、搭建智能化学习平台、拓展科普传播渠道,赋能“青年医生成长计划”,以动态专家库、多模态知识管理、智能化SaaS平台等创新模式,为青年医师打造贯穿科研全链条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临床实践与科研创新的深度融合。
据介绍,“青年医生成长计划”是专注于科普能力提升的持续性活动,汇聚青年医生力量,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截至2025年4月17日,共有54家三甲医院的590位青年医生参与,创作发布1200余篇优质疾病教育科普内容。
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是构筑健康社会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路径。本次会议上,专家们呼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科技手段增强公众健康意识,助力疾病预防。构建医患协同的健康素养体系。
此次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与轻松健康联合发布的“全民健康素养提升6630传播行动”,将以人民日报健康号为推荐平台,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参与健康科普创作提供多媒体传播支持,携手帮助公众了解更多疾病防治知识,努力提高用户健康素养,提高对常见病、慢性病的防治能力,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对于青年医生的能力提升方向,高嵩建议:一是强化临床需求导向的创新思维,在信息爆炸时代保持敏锐的临床问题洞察力,善于将新技术与真实医疗场景结合;二是建立持续性学习机制,特别是在介入医学与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等领域的交叉地带保持知识更新;三是深化医工协作能力,既要理解工程技术语言,又能准确转化临床需求。
此次交流会不仅为青年医生提供了学术交流的舞台,更彰显了主流媒体、医疗机构与社会力量协同育才的责任担当,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新活力。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