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晚间,同济科技(600846.SH)披露2024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1.73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06亿元,同比增长6.51%。
近年来,同济科技依托其构建的大全咨业务格局,在决策咨询、项目管理、建设施工、运营维护、投融资及数智赋能六大板块协同发力,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展现出全产业链服务商的战略价值。
“智慧+”赋能旧屋改造 国内海外双线并进
尽管国内建筑行业仍处于转型阵痛期,但同济科技凭借其30余年沉淀的技术和口碑,相继斩获包括麻柳湾至彝良高速公路、南京北站在内的多个国家级工程,工程咨询管理业务实现逆势突破。
在旧屋改造这个万亿市场上,同济科技承建了上海最大旧改项目——凤南一村项目。区别于传统建筑行业的运作方式,该项目基于同济的“智慧+”模式,通过BIM技术对关键工序进行细致模拟,最大限度降低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环境的影响。
同时,上海发布的《上海市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显示,上海到2025年底,要全面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2026年底全面启动城中村整体改造项目;2027年底,全面完成小梁薄板房屋改造。这意味着未来三年,上海将大力全面推进城市更新。作为深耕上海,根植于同济大学的上市企业,同济科技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及技术优势,有望在这一轮城市更新浪潮中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发展成果。
而在海外业务方面,公司作为牵头方中标澳门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项目管理及技术支援服务项目;2024年12月,同济科技在哈萨克斯坦的阿斯塔纳轻轨一期工程全线主体贯通。作为中国企业在海外设计、承建的首条无人驾驶轻轨线路,同济科技凭借技术实力开辟出一条海外基建的新路径。
“大全咨”产业链延伸 造血功能显著提升
2024年9月,住建部官宣:研究建立房屋体检、房屋养老金、房屋保险制度,构建全生命周期房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延伸工程咨询产业链,同济科技于2024年8月正式步入工程检测领域,收购完成同济检测55%的股权。
除了布局检测业务,同济科技还通过搭建孵化、投资平台,设立同杨孵化基金等方式,积极推动产业孵化与区校平台成果转化,实现了大全咨产业链的补链强链。
随着上述战略举措的落实,同济科技大全咨业务版图逐步铺开,其中工程建设及咨询服务营收同比增加16.19%,环境工程及环保运营营收同比增加30.28%。同时,受益于战略布局持续强化,公司全年新签施工合同金额创下历史新高,全年新签施工合同达40.59亿元,同比增长15.77%。
而针对2024年经营情况现金流量净额转正,同济科技表示系房产项目资金回笼较上年同期增加导致。公司回血功能显著增强,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大全资”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累计分红高达15.8亿元 数项殊荣彰显多维实力
在最新披露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每10股2元的现金分红。这是同济连续第12年分红比例超30%,累积分红将达15.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同济科技还为公司价值的守护进行两大动作:如上市31年来首次回购、首次发行公司债等诸多首次;此外公司在行业以及资本市场荣获多项殊荣:如詹天佑奖、鲁班奖、年度信息披露奖等,凸显了公司的技术实力以及治理水平。
同济科技年初发布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产业链协同效应,强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积极回报股东为投资者了解公司战略及发展进程提供了更多途径!
东吴证券表示,宏观政策积极导向延续,随着财政发力、地产“止跌企稳”政策组合拳落地,基建地产链景气有望回升。
随着政策进一步落实,依托于“大全咨”全产业链布局,同技科技未来有望在行业转型升级中率先实现价值重估。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