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增落地转型加速 新材料赛道蓄势待发
2025年3月14日,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600935.SH)发布公告,公司向控股股东淮北矿业集团定向增发A股股票的申请已获上交所审核通过。此次定增以2.29元/股发行不超过8733.62万股,募资总额2亿元,资金将用于“年产12万吨生物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建设。作为安徽省重点产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4亿元,当前设备安装进度已达86%,预计年内投产。
在全球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生物可降解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华塑股份依托定增资金,不仅可偿还国拨专项应付款,更将加速抢占这一新兴市场,推动公司从传统氯碱化工向新材料领域战略转型。控股股东淮北矿业集团全额认购股份,彰显国资对项目前景的坚定信心,进一步强化资源协同效应,助力公司构建“氯碱化工+新材料”双轮驱动格局。
传统业务承压 创新打开增长空间
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华塑股份2024年业绩面临挑战:全年营收51.14亿元,同比下降8.07%;净利润亏损4.29亿元,主因PVC、烧碱等主产品价格大幅下滑。尽管短期承压,公司通过降本增效、优化资产结构稳住了经营基本盘,资产负债率42.62%,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值得关注的是,华塑股份在研发创新与绿色转型上持续发力。2024年研发投入超2.1亿元,获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41项,并牵头制定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公司获评省级“绿色工厂”,旗下无为华塑矿区通过生态修复验收,烧碱、PVC单位能耗入选安徽省能效先进清单,绿色发展“含金量”显著提升。
战略蓝图明晰 五大领域构筑长期竞争力
面对行业低迷,华塑股份以“强链、补链、延链”为核心,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公司明确“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路径:
钙基新材料:依托无为华塑石灰石资源,拓展纳米碳酸钙等高附加值产品;
硅基新材料:以年产6万吨三氯氢硅项目为支点,切入光伏、电子材料赛道;
电子化学品:开发电子级盐酸、烧碱等产品,满足半导体产业需求;
可降解塑料:推进PBAT/PBS柔性生产线,打造聚酯类新材料矩阵;
PVC产业链延伸:开发专用料,提升聚氯乙烯产品附加值。
此外,公司同步推进光伏发电、电子特气等项目,形成“传统升级+战新突破”的立体布局。
资本赋能+产业协同 成长潜力可期
作为安徽省国资控股企业,华塑股份背靠淮北矿业集团的资源优势,具备产业链纵向整合能力。此次定增不仅为新材料项目注入资金“活水”,更强化了国有资本的战略主导权。市场分析指出,生物可降解材料项目达产后,有望显著改善公司盈利结构,对冲传统业务周期性风险。
在氯碱行业深度调整期,华塑股份以创新驱动和战略转型破局,展现了强大的抗压能力与前瞻视野。随着生物可降解材料等项目的落地,公司有望在绿色化工赛道实现“弯道超车”,其“传统+新兴”双引擎发展模式,或将为资本市场带来超预期回报。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