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哈佛大学举办的“第十六届哈佛大学中国教育论坛研究生学者大会”(THE 16TH CES AT HARVARD UNIVERSITY POSTGRADUATE SCHOLARS CONFERENCE)的会前会议上,来自中美及其他各国教育界的专家齐聚一堂,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创新专项讨论。大会教育心理学的讨论小组邀请了来自重庆新丝路幼教集团的新丝路幼儿园的曾莉园长,以及国际知名教育专家、美国的SEL理念创始人之一及著名SEL践行者潘若莎老师。两位教育者分享了她们关于“扎根与融合:中国幼儿园社会情感学习(SEL)的实践探索” 的见解。
在本次论坛上,曾园长展示了她近来围绕SEL构建的园所课程体系与区域推广模式,详细介绍了如何经由潘若莎老师对SEL 的推介和指导,通过园本课题研究、教师系统培训、家庭参与机制,逐步推动SEL在中国幼儿园中“落地生根”。而潘若莎老师则从教育理论和全球教育趋势的高度出发,结合自己在美国创办研究型儿童教育机构,以及二十余年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教学经验,分享了SEL如何从理念到行动、从理论到体系,并在中美不同文化中找到教育的“共同语言”。
两位嘉宾提出的“真生活带来真教育”,“社会情感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础能力”等观点引起论坛参与者热烈共鸣。
社会情感学习:让教育回归“人”的本质
SEL(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社会情感学习)是一种以发展个体社会情感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不仅是认知的培养,更是心智的成长。 SEL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五大能力维度: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以及负责任的决策力。这些能力会帮助儿童在认识自我、理解他人、建立良好关系、调节情绪、与做出健康判断等方面奠定基础。从长期来看,SEL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抗挫能力与社会适应力,是实现“全人教育”的重要支柱。
随着全球心理健康话题的持续升温,SEL已逐渐成为国际教育体系关注的焦点。在中国,尤其在学前教育阶段,SEL的重要性也日益被重视。
在论坛现场,曾园长强调:“SEL不仅仅是理论,也是生活,是孩子在真实情境中对自然、动物和他人情绪的观察与回应。” 她分享了她在重庆推动了一系列围绕SEL的教育改革举措,包括: —— 在园所层面推进课程与环境建设,让3-6岁儿童通过与自然、同伴互动感知情绪、发展共情能力; —— 组织教师参加“社会情感教育工作坊”,强化教师的自我觉察与儿童心理理解能力; —— 搭建“家庭课堂”平台如父母课堂、祖辈课堂,打破父母及祖父母固有教育观念、亲子绘本共创等互动活动,形成园家社协同教育机制。
潘若莎老师指出:“真正有力量的教育,是帮助一个人完整地成长。” 她同时强调,社会情感学习并非西方文化的专属概念,而是一种跨文化、跨地域、面向人的本质的教育框架。她主张“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倡导通过故事、游戏、自然观察、合作活动等方式将SEL潜移默化地融入孩子的生活中。她还特别提到:“一个能关注身边小动物情绪的孩子,长大后也更可能成为能理解他人的共情者与建设者。”
人物介绍:曾莉园长与潘若莎老师
曾园长是新丝路幼教集团的负责人和园长,当地沙坪坝区妇联的兼职副主席,同时也是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全国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第五届重庆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全国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她提倡“养根文化”,重视儿童的情感化学习,曾主持多个重庆市级与区域教育改革课题。她所引领的集团在推动“园本SEL课程”建设、家校共育体系打造以及幼师队伍培养等方面成果显著,被誉为“中国幼教一线社会情感教育的引领者之一”。
潘若莎老师是SEL理念在全球的提出者与推动者之一。她曾在美国休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深造,拥有超过二十年的跨文化教育与心理发展研究经验。早在1999年初,她便在美国创办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的创新型研究幼儿园,强调爱和创造力,提出“教育即成长,成长即关系” 的核心教育理念。培训了数万名教师,影响了数百万家庭。 作为一位母亲、教育家、心理研究者,潘老师始终坚持“将情感还给教育,将教育还给生活”的初心。因由她对教育的热爱和使命感,致力于推动SEL和全人教育在中国落地,推动情感教育从课题研究走向教师培训、课程建设与社会倡导的全历程,她的理论和实践,已使广大的儿童终生受益,造就无数和谐有爱的家庭。
结语
在曾园长与潘若莎老师的持续实践与探索中,社会情感学习(SEL)展现出教育的另一种可能性——它不是单向度地追求知识的积累,而是从“以人为本”出发,以情感为切入口,致力于培养具备同理心、判断力与社会适应力的完整个体。这一理念不仅回应了当代教育对“全人发展”的迫切呼声,也为全球教育者提供了一种通往未来的全新路径。在SEL的框架下,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与成绩,而是延伸至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自然观察到情绪表达,从园所建设到家庭支持,从个体成长到社会连结。
鉴于SEL 在重庆实践的丰硕成果,潘若莎老师鼓励曾莉园长将有关资料汇集成篇,并推荐给哈佛大学中国教育论坛,获选在大会宣读。
今天,SEL正以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姿态,重新定义何为“成全一个孩子”。教育的真正价值,不止于分数的提升,更在于培育一个个内心充实、有责任感、具备幸福能力的新时代公民。
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共同关注与守护的方向:为了下一代的成长,也为了教育的真正回归。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