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雄安新区到西藏高原:石墨烯电采暖如何定义清洁供暖新高度?
在“双碳”战略驱动下,我国清洁供暖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常州二维暖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维暖烯”)凭借控股母公司常州二维碳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维碳素”)在石墨烯材料领域的核心技术优势,以创新驱动、品质引领为理念,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石墨烯电热膜供暖标杆工程。截至2025年,二维暖烯电热膜已成功应用于新疆、内蒙古、江苏、山东等十余个省份的清洁供暖项目,覆盖面积突破千万平方米,服务超5万户家庭及数百家商业、公共设施,节能效率较传统采暖提升40%,成为我国电采暖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军品牌。
截至2025年,二维暖烯电采暖工程累计覆盖面积达1270万㎡,相当于1780个标准足球场,服务北京大兴机场、西藏昌都人才公寓等23个国家级重点项目。据《清洁供暖应用白皮书》显示,其在高海拔(-25℃)、高湿度(沿海)、高节能要求(公共建筑)三类特殊场景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52%、48%、61%。
技术突破:石墨烯电热膜重塑供暖能效标准
二维暖烯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石墨烯电热膜技术。该技术以二维碳素全球领先的CVD法制备高纯度石墨烯粉体为基础,通过纳米级分散工艺和复合基材封装技术,实现了电热转化率高达99%、热响应时间小于3秒的突破性性能。相较于传统电阻丝或碳纤维采暖方式,二维暖烯电热膜不仅能耗降低30%-50%,更通过远红外发热原理,使室内热量分布均匀,体感舒适度提升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其独有的“智能温控耦合系统”可根据环境温度、用户习惯及建筑热负荷动态调节功率输出,配合住建部认证的BIM智慧运维平台,实现分时分区精准供暖。在新疆阿克苏某高校的应用案例中,该系统帮助用户年均节省采暖费用超二十万元,被当地政府评为“煤改电惠民工程典范”。
标杆工程:从边疆到城市,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
在新疆阿勒泰,二维暖烯承接的污水处理工厂供暖项目成为西北地区清洁能源替代的“样板工程”。该商业综合体地处高寒干旱区域,冬季极端气温可达-30℃,传统燃煤锅炉存在热效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二维暖烯团队通过定制化设计石墨烯墙暖系统,实现供暖系统100%清洁能源驱动。运营数据显示,项目年节约标准煤超80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1万吨,节能效率达45%,获当地政府授予“节能减排突出贡献奖”。
而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煤改电”整村改造项目中,二维暖烯创新采用“石墨烯直蓄一体机+AI云平台”多能互补模式,攻克了农村建筑保温性能差、电网负荷波动大的技术难题。项目覆盖13个自然村、13000余户家庭,供暖成本较燃煤降低40%,室内恒温保持在20-24℃,用户满意度达98%。该案例被国家发改委纳入《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典型案例汇编》,成为乡村振兴与低碳转型协同推进的典范。
社会认可:政企协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维暖烯的卓越表现不仅赢得市场口碑,更获得国家部委的高度认可。其石墨烯电热膜产品相继通过住建部《建筑节能技术推广目录》、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认证,并被列入《国家电网清洁供暖供应商白名单》。在2024年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电采暖产品能效对标”中,二维暖烯以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领跑行业,其耐久性测试数据(3万小时无衰减)远超国家标准要求。
“二维暖烯的技术路线完全契合我国能源结构转型需求。”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专家在项目评审中指出,“其石墨烯电热膜不仅解决了传统电采暖能耗高的痛点,更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智能物联技术,为建筑领域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未来展望:迈向千万平方米级智慧供暖生态
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二维暖烯正加速全国布局。与此同时,企业联合清华大学、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发起“零碳建筑供暖联合实验室”,致力于开发新能源-储能-电热膜一体化系统,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零碳排放。
在2025年中国电采暖行业峰会上,二维暖烯以"技术领先性评分第一,市场占有率第一,用户满意度第一"的亮眼成绩从全国上千家石墨烯电采暖企业中脱颖而出,且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石墨烯电采暖十大品牌”的榜首。“感谢我们不仅要成为市场份额的领跑者,更要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绿色未来的开拓者。”二维暖烯总经理曹丽女士在近期行业峰会上表示,“未来三年,公司将推动石墨烯电采暖覆盖面积突破500万平方米,让更多家庭用上高效、环保、经济的清洁能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碳中和事业贡献科技力量。”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