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新疆天山雪莲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疆天山雪莲制药)在厦门举办天山雪莲·生命之美品鉴沙龙,以天山雪莲为媒,架起新疆与福建两地的养生文化交流桥梁。这场跨越5000公里的“滋补对话”,不仅展现了天山雪莲的养生智慧,更开启了中医药文化跨地域融合实践。
雪莲养生葡萄酒
丝路情缘再续:从西域到闽南的文化共鸣
新疆与福建,一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枢纽,一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自古便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前沿。此次品鉴沙龙上,新疆天山雪莲制药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及两地渊源:“天山雪莲曾随张骞出使西域传入中原,而福建作为古代海上贸易重镇,也曾将中医药文化远播海外。此次合作,是丝路精神在新时代的延续。”
活动现场,以天山雪莲为核心原料的雪莲养生葡萄酒,承载了《本草纲目拾遗》中“治一切寒症”的养生智慧,成为连接两地滋补养生文化的载体。
滋补文化融合:天山“寒湿仙草”对话闽南“温补之道”
福建素有“药膳之乡”美誉,其“温补祛湿”的饮食传统与天山雪莲“通补兼顾”的临证特点不谋而合。品鉴会上,新疆天山雪莲制药相关负责人对比分析了两地养生理念:
天山雪莲:生长于天山山脉冬夏积雪区域,极寒之地产温暖之花,清代医家赵学敏誉其“能补阴益阳,治一切寒症”。
闽南药膳:以四物汤、姜母鸭为代表,强调“温中散寒”。是两地养生文化融合的实践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作为沿海大省,海鲜饮食文化尤为兴盛。中医理论中,大闸蟹、蓝鳍金枪鱼等海鲜属凉性,过量食用易致湿气内生。新疆天山雪莲制药相关负责人提出了搭配方案:“雪莲养生葡萄酒性温,既能中和海鲜的寒凉之性,又可借酒力促进气血运行,帮助化解海鲜滋腻。这种‘温凉平衡’的搭配,正是中医‘阴阳调和’思想的生动实践。”现场,来宾们以雪莲养生葡萄酒佐餐闽南特色海鲜拼盘,体验了“温凉相济”的独特风味。
产业协同:从产品到体验的生态构建
此次品鉴会不仅是文化展示,更透露出产业合作的深远布局。
新疆天山雪莲制药相关负责人表示,借鉴新疆“天山雪莲体验馆”模式,未来或于福建土楼、泉州古城等地设立“闽新养生文化馆”,结合天山雪莲品鉴与闽南茶道,打造“医养+文旅”体验空间。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