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育心,以学科赋能后旗学子成长
非常喜欢美国诗人谢尔.希尔弗斯坦的小诗《总得有人去擦星星》:"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它们看起来灰蒙蒙。总得有人去擦星星,因为那些八哥、海鸥和老鹰都抱怨星星又旧又生锈,想要个新的我们没有。所以还是带上水桶和抹布,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我想,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星。而我们来支教的目的,就是成为那千万个擦亮星星的人中的一员,为这些孩子们擦去长年笼罩在他们身边的沙尘和风雨。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乌兰察布向北一步,就是察右后旗。我们一行五人,坐上西去的火车,穿越隧道,越向西走,空气越凉爽,风也越大,夏天的天气很怡人,但春天的沙尘暴,空气中、口腔、鼻腔全都充斥着沙的气息,我们的内心都很坚定。
“如果说志愿者是一捧泥土,那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与其它泥土聚集在一起,成就一座山峰,一条山脉,一片群峰,这样的群峰可以改变风的走向,可以决定水的流速。"如今,我依然如当初一样对这个身份怀有憧憬和敬仰,我依旧觉得"与其心怀敬佩,不如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擦星星第一步 擦掉对语文学科的刻板印象
吴美云老师和翟伟星老师分别支教后旗三中和一中的语文教学。支教第一天,通过破冰行动,老师们发现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比较薄弱。所以老师们制定通过文学教育唤醒自我认知,培养加过情怀和文化自信,以此提升学生语文基础素养。
吴老师通过开展“语文诵读”活动,每天晨读20分钟,评选“最美朗读者”,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
开展“家书传情”活动,指导学生向父母表达感恩,多封家书被评选为暖心家书。通过活动,留守学生家庭沟通频率显著增加。
翟老师制定差异化教学---分层阅读体系,针对语文水平薄弱学生,进行“一对一”写作辅导,学生作文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活动的展开,孩子们也热爱上了语文,学习内驱力增强,他们说从来没有发现语文原来有这么美,这么浪漫。
擦星星第二步,以英语学习为契机,引导他们发现外面世界的精彩,激发他们追求卓越的梦想。
程蕾老师和孙颖瑜老师分别支教后旗三中和一中的英语教学。英语是孩子们的薄弱科目,无论初中还是高中,孩子们羞于开口,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所以提升学生英语综合素养,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成为我们的教学目标。
程老师制定“晨读与暮听”计划,每日早读播放英文经典电影原声(如《狮子王》《疯狂动物城》)学生跟读模仿。设立每周英语角,设计主题,学生参与率逐渐上升。学生的胆怯也在逐渐减少,慢慢愿意开口了。
孙老师通过分级教学,为学生纠正发音,学生单词拼写错误率下降。因为学生基础薄弱,孙老师课上想办法尝试不同教学方法争取带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设计项目式学习,以当地乌兰哈达火山旅游为主题,设计火山旅游路线,充当小导游,为外国游客讲解火山旅游线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以真实情境设计活动,学生有带入体验感。
擦星星第三步,以数启智,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维
张自昆老师是支教后旗三中的数学教师。张老师通过数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建模思维与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生活化数学问题解决。
张老师设计“游戏化”数学课堂,设计“24点速算”“几何拼图大闯关”等游戏,将枯燥计算转化为趣味挑战;开发“玩转魔方”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逐步从“怕难”转向“乐学”。
这一年的支教生涯,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深知,支教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用真心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用专业赋予他们改变命运的力量。
“此生若旷远,当谢旷野之渡”,时至今日,非常感谢北京市朝阳区教委,察右后旗教育局,后旗一中和后旗三中的鼎力支持,更感谢每一位学生的真诚相待。未来,我们将继续以爱为纽带,以专业为基石,让更多乡村孩子走出草原、看见世界,让教育的薪火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
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作者:程蕾,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温榆河分校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