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单细胞测序技术蓬勃发展的当下,许多研究者在完成单细胞测序后,常常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实验?为了深入挖掘单细胞测序结果背后隐藏的生物学意义,研究者们常常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手段来搭配单细胞测序。
但搭配技术的选择至关重要:
1、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虽然两者数据容易匹配,但对于组织细胞的研究自始至终都只有转录本的信息,在多组学联合的趋势下往往还需要增加蛋白水平的验证;
2、单细胞测序+空间转录组+流式/多重荧光:整体丰富度虽然提高,但是整体周期和价格较贵,经费压力巨大。同时每多一个技术,数据的分析难度都会增加。
那么有没有一项技术,既可以表征“空间”信息,又可以从“蛋白”层面验证,同时还可以以“单细胞”水平观测组织样本呢?
图1:张宁与张泽民团队通过PCF(原CODEX)验证单细胞测序,并识别出多种肝癌肿瘤免疫微环境(Xue, Ruidong et al. Nature vol. 612,7938: 141-147.)
PhenoCycler-Fusion(原CODEX):单细胞测序后的“黄金拍档”
优势1:空间定位——让单细胞数据回归组织原位
技术亮点:
①超高分辨率(单细胞级)空间蛋白组,精准映射细胞亚群在组织中的位置(如肿瘤-免疫边界、干细胞生态位);
②支持100+蛋白标记同时检测,覆盖关键功能蛋白(如PD-1/PD-L1、细胞周期标志物)。
对比空间转录组:
①空间转录组(如10x Visium)仅提供RNA空间信息,无法直接关联蛋白活性;
②PCF通过蛋白标记直接验证单细胞测序中发现的差异基因通路(如EMT、代谢重编程)。
优势2:蛋白验证——弥补RNA与蛋白表达的不一致性
技术亮点:
①直接检测蛋白表达水平,规避RNA与蛋白表达脱节(如转录后调控导致的差异);
②可筛选出单细胞测序中“假阳性”标志物,提升后续研究可靠性。
对比传统蛋白验证:
①流式/免疫组化需预先猜测目标蛋白,通量低且无法空间定位;
②PCF一次性检测几十种蛋白,无需假设驱动。
优势3:成本与效率——多组学整合的“轻量化方案”
技术亮点:
①单张组织切片即可完成实验,样本需求量低;
②数据可直接与单细胞转录组对齐(如通过细胞类型特异性蛋白标记)。
对比多技术组合:
①传统“单细胞+空间转录组+流式”需多次实验,成本增加2-3倍;
②PCF通过单次实验获得空间+蛋白数据,节省时间与经费。
“单细胞测序不是终点,而是探索的起点!
PCF以一项技术、双重价值,助您将RNA异质性转化为空间-蛋白维度的功能洞察,省去多平台联用的繁琐与成本,让数据闭环一步到位。”
丨公司简介
上海华盈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盈生物),以“科学家服务科学家”的初心专注于高通量蛋白质研究服务领域12年。目前已经形成了以 “蛋白质谱”、“蛋白芯片”“空间蛋白组”为核心的“三位一体”高通量蛋白质检测服务体系。2023年,华盈生物与美国Akoya公司合作,引进PCF空间单细胞蛋白组平台,成为Akoya中国大陆首家认证技术服务商,进入全球CRO服务网络,华盈生物的技术能级也正式提升进入空间组学时代。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