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14时,成都文理学院建筑学院“园艺助心”心理疗愈工作室与艺术学院“艺绘”心理愈疗工作室联合主办的“春日种花计划”主题活动在主教312教室温情启幕。本次活动以“礼赞生命·拥抱自然”为主题,特邀社会工作硕士、生命教育专家李玥老师担任主讲,通过园艺实践、艺术表达与生命教育相结合的形式,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心灵疗愈体验。
跨界融合:当园艺遇见艺术
活动伊始,以“种子盲盒”破冰游戏拉开序幕。参与者随机领取不同花卉种子,在未知中感受生命的偶然与期待。建筑学院“园艺助心”团队准备了营养土、花盆等工具,指导同学们亲手播种;艺术学院“艺绘”小组则引导大家用画笔描绘种子的未来形态,将抽象的生命力转化为视觉艺术。两种疗愈方式的创新结合,既呼应了“春分”节气的生机勃发,也体现了学科交叉的独特魅力。
生命课堂:在泥土与色彩中感悟成长
李玥老师以“生命的四重奏”为主线,通过“萌芽—生长—绽放—轮回”的自然隐喻,结合心理学理论与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生命教育的核心意义。“每一粒种子都藏着突破泥土的勇气,正如每个人都在困境中寻找光的方向,”她提到,“园艺与艺术正是唤醒这种内在力量的媒介。”现场,同学们用黏土捏制“生命树”,将个人成长经历转化为枝干的纹路,李玥老师从表达艺术治疗的角度逐一点评,引发强烈共鸣。
延续计划:让生命教育扎根校园
活动尾声,主办方宣布启动“花期观察日记”线上打卡活动,参与者可通过照片、绘画或文字记录植物生长过程。老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持续的互动,让同学们理解‘呵护生命’的责任与喜悦。”艺术学院殷同学则感慨:“画下种子发芽的瞬间,仿佛也画出了自己突破舒适区的决心。”
此次“春日种花计划”不仅是一次心理疗愈实践,更是一场跨学科的生命教育探索。未来,两院工作室将持续合作,推出更多系列主题活动,让自然与艺术成为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鲜活注脚。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