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健之:管理本质是管理人性,经营本质是经营人心!
但是现实情况是,真正懂得人性的老板不多,懂得人心的人更不多。
人性,就是人的两个方面,利己与利他。聪明的管理者往往都是人性洞察高手,通过公开的满足员工“利己”之心来完成对公司、对同事的“利他”目的,与亚当•斯密《国富论》阐述的经济原理一致。人性好坏两个方面是客观存在的,不可能去通过任何手段改变。
所以很多老板都做错了,想着去改变人性,试图让员工单方面奉献自我而给予回报不够,这也是为什么管理者与员工一出出斗争、隔阂、冲突戏码不断上演的原因。
作为一个管理者,懂得人性就已经掌握了管理的精髓。所有的管理制度围绕人性的“利己”、“利他”两方面展开,基本上很难出差错。在本书序言中我说道,一个真正的高手必然是能够看到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并且善于包容坏的一面。
《道德经》云“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这是多么有高度的思辨水平啊!承认人性两面性,是一个合格管理者能够更好开展工作的基本逻辑。
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听到说很多市政洒水车在下雨天都跑出来洒水,这不是明摆浪费资源嘛。但是实际上洒水车考核的指标是洒水次数而不是天是否下雨,次数不够影响工资。这就是人性中“利己”的一面。
考核洒水次数导致司机下雨天洒水的行为,把问题暴露出来,聪明的管理者一定知道纯粹以次数考核的指标仅仅考核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考核过程增加损耗,考核结果增加利益。如果设定道路干净度和花草存活率为指标,那么洒水车司机不仅仅可以节约水资源,更关注道路清洁度与花草存活度。
聪明管理者,一定善于发现事物错误的那一面,并且能够科学统一矛盾的两个方面,而且更是深谙人性的高手。
即便如此,聪明的管理者能够有效解决人性的两面问题,但是还不够称得上是合格经营者,在我看来,合格经营者解决的是人心问题,比人性更深入一步。管理者与经营者角色定位有本质不同,管理者注重过程,经营者注重结果。
我为什么去区别这两者呢?因为在我自己经营过程中,发现当企业走进员工人心之时,员工工作效率至少提升50%以上。
在人性层面,所有人都是趋利避害的,这是马斯洛需求理论中提到的的生理需求与安全需求,属于需求的基本层次。这种层次的员工,更多考虑自己一亩三分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管理最多只能解决到这个层次,这也就意味着很难激发员工斗志,提升战斗力。
马斯洛其他三个需求层次,从归属、尊重到自我实现,就是解决人心问题。
经营本质就是人心,自经营模式的最终目标,就是把老板与员工从枯燥的管理博弈中解放出来,通过解决人性问题升华到解决人心问题,从低需求层次升华到高需求层次。
自经营就是经营人心。这是胡健之首创的经营管理理念!希望大家可以用这套理念建立运用锚点,提升管理水平!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