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2022年是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关键之年,但世界范围内新冠肺炎疫情的长期存在,区域性疫情的不断暴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尤其是疫情造成物流不畅,仓储配送压力增大,影响农副产品供销,农村地区物流发展的短板更加凸显出来。保障农村与城市间的物流畅通,促进“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全面提升农村物流服务水平,建立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物流快递业尤其是作为国家队的邮政公司更应该发挥央企的责任担当,发挥邮政县域农村网络渠道资源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加快健全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服务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国内大循环,做乡村综合物流服务的主导者。
一.现阶段农村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尚需完善。物流企业在布局上存在“两重一轻”的发展态势,即重市区、重县区、轻乡镇农村,将主要的资金、人力、物力放在了市、县两级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而在乡镇、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很少。与市县相比,缺乏规范的物流网点和运输工具。因此,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大多农民选择自营配送或到大镇的物流网点进行配送,而这些做法又进一步推高了农民的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农产品上行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只有加强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品进不来,农产品出不去”这一问题。
2.农产品冷链配送体系不完善。农产品运输是农村物流极为关键的一部分,农产品运输具有时效性,保鲜期短,容易变质腐烂。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农产品加工包装能力低下的情况,进入市场的鲜活农产品基本上仍以散装原产品为主,因此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利润较低。农产品物流一般是以常温物流形式为主,缺乏冷冻冷藏设备和技术,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损失很大,这直接导致了许多经济上的损失,此外,食品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
3.缺乏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以信息为基础是物流运作的重要特征。因此,进行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的关键步骤就是构建农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物流高效运作,有效地推进农产品多种产业相互融合、农村与城市之间相互融合。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仍处于落后阶段,在信息时代,建设符合大趋势的农村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当下促进农村物流发展和城乡物流一体化的重要难题之一。
4.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一方面,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农村物流配送方式传统,配送辐射范围有限;配送效率低,配送产品损坏率高,配送人员服务态度差。物流配送企业没有建立起一套合适的物流规范措施来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另一方面,农村网点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农村物流网络节点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包括网点人员素质低、网点信息化程度低、配送服务不到位等相关问题。网点物流配送服务不到位,“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一直难以解决;一些网络节点设置较为偏远,没有分布在住户集中地区,不方便农村住户进行快件收取等;网点基础设施较为落后,没有应用现代化信息资源。
二.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对策
1.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物流发展的根基,是加快农村物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一是优化农村网络架构。以县级中心、乡镇中心(乡镇支局所)、村级站点为三级节点,采取“县级中心+乡镇中心+村级站点”“县级中心+村级站点”“县级中心+乡镇支局所+村级站点”三种组网模式,构建邮政县域服务网络基础。二是加强三级节点建设。强化县级中心枢纽节点功能,推进处理中心和仓储中心一体化建设,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统筹规划建设冷链仓储;实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换挡升级工程,推进乡镇邮政局所和快递网点标准化、信息化改造,强化乡镇中心在三级物流体系中县乡邮路与投递线路的联结点、邮快合作代收代投交接点的功能;建设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依托村邮站、邮乐购站,整合村委会、便民服务站、公交客运站等现有资源,实现多站合一,增强末端节点的综合服务能力。三是增强网络服务能力。优化县乡邮路,采用“自有+委代办+交邮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提升邮路运营效能;优化投递作业组织,通过“县级中心辐射”“乡镇中心辐射”“乡镇支局所辐射”三种模式,提升重点乡镇投递频次;优化整合投递线路,加大资金投入、出台补贴政策,推进农村投递汽车化。
2.加强农产品包装管理和品质提升。一是加强农产品专用包装管理。持续提升“极速鲜”“标准箱”寄递产品质量,优化生鲜农产品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确保防潮、防撞、隔热、保鲜。改进农产品包装箱,采用外层加厚、箱内定制泡沫托盘、单果覆网眼泡膜加固、按需配置冰袋等措施,有效降低农产品在运输、处理、投递过程中的损耗。重点加强农产品基地项目包装专业化管理,做好邮政农品品牌VI体系的应用推广,基地农产品必须100%应用基地农品品牌。二是加强农产品全程品控管理。加快建立“邮政农品三级品控体系”,每月对在售农产品开展品控自评。加强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全程品控溯源体系。三是制定冷链物流操作运营规范标准。加快制定冷链物流操作运营规范标准,从源头冷藏、处理、运输和配送各环节进行规范,为冷链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3.建立标准化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完善信息系统配套工作,加强信息网络建设、信息系统对接,实现三级物流体系所涉业务板块和运行环节的全流程信息化,实现“实物流”和“信息流”状态同步,通过信息系统赋能提升三级物流体系运行效果。
通过创建线上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做到线上快递跟踪信息能够从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传达到农村,使农村群众实时查询到包裹在县域内的流转情况,享受包裹到达短信提醒等服务。同时,要引进RFID、 POS等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提高农村物流综合信息技术水平。最后,要加强农村网络信息节点的基础信息化配置,使得农村节点与县级节点之间的信息可以进行有效地沟通,以此实现网点与终端农户之间的高效对接。
4.建立健全农村物流体系。一是确保网点正常运营,提升普遍服务水平。减少乡镇营投合一单人网点数量,提升普服网点服务能力和水平,网点普服岗位配置到位,要满足网点柜台服务、外勤投递服务及站点日常管理和揽收服务等工作,人员配备保证2人以上。二是持续加大农村普服投递投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统筹农村地区普遍服务补贴、邮政企业自有资金,结合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通过增加农村普服投递车辆和人员能力投入,提升投递能力,保障投递深度和水平,确保建制村通邮频次达标率100%。三是以信息化手段为抓手,加强建制村通邮质量管控。加快推进新一代投递系统建制村投递打卡功能建设和普及应用。加大农村投递的信息化支撑力度,全面配置、使用图形终端和手持智能终端设备,加快推进普邮实时反馈投递信息的工作,确保满足生产作业需求,满足建制村直接通邮工作的管理需要。
三.农村物流建设发展新机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按下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快进键,农村物流建设将迎来新机遇,邮政做为行业国家队,有责任也有义务为乡村振兴贡献邮政力量。一是加快物流体系建设,做乡村综合物流服务主导者。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人财物投入上向农村倾斜;整合县域配送资源,推动农村物流集约化运行。二是发力城乡双向流通体系,做乡村电子商务发展主渠道。做大工业品下乡规模,强化“网点+站点”模式落地,加强站点管理与维护,集中做大产品规模。在农村完善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对接电子商务进农村。三是提高普遍服务发展水平,做乡村公共服务重要参与者。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融入“互联网+政务服务”,补齐农村邮政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村邮站综合服务功能;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加快服务生态化,加快渠道数字化,加快业务场景化。
作者:周子煜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56 0057 2229 投诉邮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