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家电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业 界/ 互联网/ 行 业/ 通 信/ 数 码/ 手 机/ 平 板/ 笔记本/ 相 机
当前位置:快讯 > 新闻 > 正文

我从黄土高原走来 ——记青年画家、作家李建军和他的军旅岁月

我从黄土高原走来 ——记青年画家、作家李建军和他的军旅岁月
2024-05-08 13:07:15 来源:一点资讯

青年画家、作家李建军,甘肃靖远人。靖远,黄土高原上的一个小县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犹如华夏文明。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始置祖厉、鹑阴县,为靖远县级行政建制之开端。靖远两千一百多年的县级行政建制历史。他自古就是连接中原与西域的必经通道,成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素有“秦陇枢机”、“金城锁钥”之称谓,被誉为“陇上名邑”、“黄河明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红色文化在他怀中熠熠生辉。鱼龙山四圣母的传说千古流芳。张济、张绣、郭斌、赵率教、吴瑛、路瑛等名人辈出,薪火相传,垒起靖远的人文高地。李俊贤就出生在这样一个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地方。也许是黄河文化影响了他,还是丝路文化带给他的精神启迪,李建军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文学与绘画之路。

李建军为人厚实,性情率真,是一个有着艺术气息的孩子,从小他就酷爱文学和绘画。采访他时,他这样说:“自从我生活在这里,吃着五谷杂粮、喝着黄河水、看着红花绿草、听着山歌民谣、踩着山径土路,一天天长大的。忍耐、俭朴、执着、倔强等甘肃人民惯有的本性,扎了根似的,一直伴随着我,撑起我的理想和追求,我不想让自己蹉跎人生,碌碌无为。我选择了文学和绘画,这条路是刻苦探求之路,是苦苦追求缪斯之路。因为这条路是一条寂寞的路,路两边有时盛开着鲜花,有时传来一阵掌声,偶尔也会有百鸟朝凤的热闹。在我最痛苦最寂寞的时候,它抚慰过我的心灵。在我爱上文学和绘画后,它又指引我认识了很多同行者,也点燃了我理想的明灯,越往前走越意识到文学和绘画的高峰需要攀登和超越,需要不断超越自我和搏击人生,从而感受和领纳生活的魅力和人生的真谛。”这些话道出了李建军钟情文学和绘画的理由,也道出了他为这条路托付终身的借口。

在他的艺术道路上,父亲是他的引路人、指明灯。说起父亲,他无比自豪,那时候,父母亲生了他们3个孩子,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他排行老三,一家五口人,靠父亲打短工,养活他们一家五口,日子虽然过得清苦,但也其乐融融。在他的记忆中,父亲像一棵大树,为他们遮风挡雨,对他们呵护备至,让他们在爱的和风雨中健康成长。他清楚的记得,那时候,父亲心灵手巧,编制鸟笼、缝衣服、纳鞋底,样样精通。每天下班回家,在昏黄的煤油灯下,父亲帮母亲纳鞋底,他俩时而穿针引线,时而用牙去咬绳结,时而把针尖放头发上蹭一蹭……看着父母亲纳鞋底的动作,就像是听一首动听的音乐。如今回老家,和乡邻们一聊起父亲,人人都翘大拇指。在那几十年恬静、清澈、轻柔的岁月里,倾注了父亲所有的青春和心血。

也许是李建军继承了父亲的艺术天赋,从小就对绘画和文学情有独钟,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宽裕,父母希望他能好好学习上大学,可他对画画一往情深,没钱买纸,他就用树枝在地上画。从拿起画笔那天起,便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悟性。在他看来,绘画是没有污染的“绿色风景”,是艺术殿堂上的一片绿草地,他用手中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风景,来表达心中的意愿,抒发内心的情感,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

李建军在靖远这块他深深眷恋的土地上渐渐长大了,小学和高中是学校出了名的“小画家”和“小作家”。学校有个美术组,他系统学习了素描和色彩,业余时间,还临习了大量的线描和芥子园画谱等。那时候,他多次参加学校和县里的书法展、画展,获得一、二、三等奖。记得高中那年,他参加全省中小学师生书画大奖赛,创作的黄土高坡特点的山水画《大荒流》作品,获得中学生组一等奖,县里广播电台整整宣传播放了一周。高中三年,他还是学校文学社的社长,学校《乌兰草》杂志的主编。他写的作文屡屡刊登在县报上。

命运总是那么捉弄人,那年高考落榜,李建军带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入伍到北京卫戍区某部成为一名卫戍首都的警卫战士。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曾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英雄们的事迹深深感染了他。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艺术反映火热的军营生活。他渴望学习画画的理想得到了部队领导的支持。在新兵连里,他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学画、练画。他给战友们画了大量的速写,团里的板报、厨窗,连队的俱乐部到处都有他为战士画的肖像画。他创作的《黄土地》《七月雪》等作品,分别被《战友报》刊登,一时间成了有名的“兵画家”。

然而,这时师政治部需要一名报道员。也许是当初那几篇被学校文学社推荐登上县报的作文,被领导一眼相中,一纸调令,他来到了报道组,面对着机关清一色杠星的官儿,他诚惶诚恐:“自己能把这个饭碗捧好吗?”可事实证明:他行。他的第一篇新闻稿《探家归来:思想工作是良机》在解放军报“绿色焦点”栏目刊登,并获了大奖。进报道组刚1个月,他就上稿六、七篇。他描写迎外战士生活的《燕山脚下显英姿》被《解放军报》《中国体育报》和《体坛风云》杂志大篇幅刊用。另一篇8000余字的通讯《一支迎外表演部队》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后,许多听众动情地流下了眼泪,并获北京市好新闻二等奖。他采写的新中国第一代女飞行员的长篇通讯《飞越天安门》,同时被《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老年报》《北京纪事》等多家报刊杂志刊用。他采写的《军人的双休日》、《军营健美热》等新闻稿获解放军报征文三等奖。

李建军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朴实的人格品德,使上级受到青睐。他又被调到北京卫戍区《北京军事志》领导小组办公室,担负《北京军事志》的撰写任务。修志非同小可,关系千秋万代。作为唯一的战士编委,李建军对北京的军事历史知之甚少,要完成任务并非易事。面对困难和挑战,他坚信勤能补拙。于是,他实地采访,查找资料,学习历史,拜师学艺,成为他生活的重要内容。这期间,他以《中国地方志》、《中国军事志》和《北京地方志》杂志做自己无言的老师,认真学习各期理论文章,提高自己理论水平,并借鉴和学习其他省市志书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他还积极撰写方志理论文章。他撰写的《浅谈军事志的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昌平军事志特色探微》两篇文章,入选第一届全军军事志学术研讨会。他撰写的《论军事年鉴的编纂》入选了全国年鉴学术论文研讨会。之后,这篇论文被多家中央、省级刊物转载。他撰写的《利用军事志资源、服务首都三个文明建设》刊登于《中国军事志》杂志第2期,《论军事志人物志的编纂》、《论军事志编纂四种意识》、《宣传地方志条例服务首都三个文明建设》刊登于《北京地方志》第1、第2、第4期。《论志书资料搜集与应用》得到了史志界权威人士浙江大学仓修良教授、安徽大学林衍径两位教授的肯定。1800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110余万字的大型类书——《北京军事志》,终于由北京出版社出版发行。它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北京军事历史的空白,而且为北京市民了解京城军事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在这本书里,李建军一人完成了近60多万字的编撰任务。之后,他还分别创作了长篇纪实文学《古都北京警卫风云》《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皇城背后看北京》《青草的记忆》等书籍。其中《中央警备团警卫纪实》《皇城背后看北京》两部书籍全国畅销发行。

在这里,除了圆满完成新闻报道工作外,他依然在课余时间抓紧画画。师机关优越的条件和环境,给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这使他如鱼得水。他怀揣速写本,长期下基层和战士们摸爬滚打在一块。他对军营的热爱给了他无尽的灵感,火热的军营生活成为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他用心灵描绘着这幅军营蓝图。

更让他幸运的是,师机关有一位著名画家窦鸿,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高级技术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窦鸿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触及部队生活深层内核和官兵情感世界,热情讴歌当代军人牺牲奉献之美和朴素生活之美,在中国军事美术长廊中独树一帜。

李建军拜窦鸿为师,进行系统学习。在老师精心在指导下,他的绘画作品在创作上注重表现军人的特有气质,在画面架构布局上,注重捕捉战士传神的瞬间,人物画造型准确,构图饱满,笔墨大胆,气韵生动,画面整体感强。在他的笔下军人形象鲜活而生动。作品《点评》画了一组打靶归来的女战士,在交流切磋打靶的体会。女兵一身戎装,潇洒英武,人物前后用淡墨贯穿交叉,处理的恰到好处,虽然笔墨还不够成熟,但整个作品还是给人清新而明快的感觉。之后创作的作品《新兵登岛》、《哨所》、《咏梅》等相继在军地画展上展出,在报纸上发表。作品《初荷》在全国“纪念邓小平同志爱我中华,修我长城”题词发表的10周年书画大展中获二等奖;油画《草地》在“全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画展中荣获三等奖。为此,他的名字和作品被载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为此,李建军本人也被破格提了干,荣立了2次二等功,6次荣立三等功;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吸收为会员。并被北京卫戍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被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授予“全国方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被全军军事志指导小组授予“全军修志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被北京市授予“北京市方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2011年李建军从部队转业了,如今已经十多年了,他依然没有停留过探寻绘画艺术创作的脚步,目前他课余时间,扎更通州宋庄,在这个全国乃至世界上极具影响力和知名度很高的艺术家摇篮里,孜孜不倦的探索。虽然是一名退伍军人,但他用画笔承担起使命担当,记录历史瞬间,描绘新时代气象;他也是艺术家,用线条和色彩讲述中国故事。在这里,他创办了飞天美术馆,他本人也成为中国未来研究会名人书画院一名画家。他的山水画逐渐被社会认可,并得到广泛的鼓励与赞赏。他的画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社会各界人士珍藏。但他清醒地认识到,这仅仅是开始,只有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才能攀上艺术的高峰。愿这位青年艺术家在文学与绘画道路上奋力向前、勇于探索、不断进取,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文/墨江

(墨江,作家、诗人,媒体文化艺术专栏撰稿人、艺评人、策展人)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责任编辑:kj005

文章投诉热线:182 3641 3660  投诉邮箱:7983347 16@qq.com
关键词:

全国首批NESTA“六维电安全”车型证书颁发

2024-04-28 17:00:28全国首批NESTA“六维电安全”车型证书颁发

易云思控发布全新智能化产品,助力企业跨越数字化转型新高度!

2024-04-26 11:52:47易云思控发布全新智能化产品,助力企业跨越数字化转型新高度!

迈向“四个0”汽车电安全愿景,NESTA首批结果即将发布

2024-04-19 09:19:30迈向“四个0”汽车电安全愿景,NESTA首批结果即将发布

金域医学梁耀铭:科技向善,打开中国医检技术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

2024-04-16 17:10:31金域医学梁耀铭:科技向善,打开中国医检技术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

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即将揭幕,东吉联参展

2024-04-09 17:50:04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即将揭幕,东吉联参展

“极视听·强赋能”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

2024-03-29 14:48:05“极视听·强赋能” 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开幕

相关新闻